選擇爬坡輪組,你偏好碳纖輪還是鋁輪呢?
就車友對輕量的定義來看,鋁合金的重量在1300公克、碳纖輪組在1000公克為輕量,搭配低框、鋼絲少、小耳葉的花鼓,來達到減重的目的。不過,一組好的爬坡輪組,絕對不會僅止於重量上的追求。
Amain T測試車手:江立堯 (Circus Monkey)
一、鋁圈練習,碳圈競技
安全上來說,鋁合金輪組擁有相對穩定性,日常練習時相當經濟;進化傳統輪組,碳纖框爬坡更輕、平路的慣性表現也好,但對抗外力的危險性較弱,無論是維修上若對輪圈不夠瞭解,均容易產生破壞,因此有不少車手會將碳纖輪組做為競賽使用。
就輪組的材料而言,也有品牌推出「鋁包碳」的包覆技術,兼顧輕量和強度的需求
二、框體過窄容易卡關
「框體越窄越好嗎?」小虎觀察,框小胎大的狀況,常使輪組深陷路面的伸縮縫當中,造成輪組受損。多年的經驗累積,他會建議車友選擇框體與胎完全密合的版本、讓接觸面積更大,減少騎士撞擊路面的風險。
框高部分,「低框」固然能降低慣性,不過接縫處的多餘料件,讓騎乘中會有「甩」的感覺。藉由不同的製程作業,達到踩踏的「動平衡」,是爬坡輪組的上選。
三、鋼絲數不是越少越好
幫愛車瘦身,有許多車友會把腦筋動到「鋼絲」上頭。不能忽略,鋼絲的配置不僅和重量有關,也直接影響騎士的輸出效能,包含鋼絲的「數量」與「粗細」都有關係。小虎建議,假如你是暴力型的騎士,可以用鋼絲數換取傳遞的效果;反之,重迴轉數的車手,低框、輕量會是建議的選項。
爬坡的方式不同,選用的裝備也會有所調整
四、爬坡重「側向剛性」
就框體來說,你或許有這樣的經驗:由於側向剛性不足,框體的變型量太大,在爬坡時,輪框常見打到煞車皮的現象,這是缺乏側向剛性的結果。
在鋼絲的選擇上。小虎推薦1.8線徑圓鋼絲,側向剛性為其主要優勢;除了達到強度上的要求,維修、組輪容易,單價也平易近人。材料的選擇上,傳統的不銹鋼鋼絲補休容易,是小虎心目中較為成熟的選項。
花鼓的耳葉大小,影響鋼絲的剛性表現
夾鋼絲要求張力是常見的手法,但必須配合T型把才不會讓輪組受傷
使用「有屁股」的鋁頭/銅頭,前後張力都可以要求
檢修時做到「張力平衡」是所有輪組的重點
五、爬坡框不以下坡見長
就使用來說,爬坡框的框體專為上坡路面設計,車手使用應避免太激烈的路況,否則一旦經過不平整的路面,對輪組來講是相當大的傷害。此外,長時間的使用,煞車皮會對輪圈產生消耗,強度不夠造成高胎壓撐開輪圈的狀況,恐有立即性的危險。車手可以觀察是否有鐵屑、碎石等外在因素,影響制動的運行。假如不是競賽取向,車友不妨在爬坡、全功能、平路當中,選擇適性的輪組產品!
輪組首重安全,使用壽命可以從煞車邊看出端倪
Circus Monkey車隊為Amain T專屬的測試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