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要如何輕鬆又愜意
回顧先前介紹過的文章:爬坡找方法
裡面提到有個重點,就是迴轉數,當我們迴轉數提高時,很自然的會均衡的用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這樣就不會把所有力量都放在踩下的地方,造成特定的肌肉疲勞、抽筋。另一方面,還有很多該注意到的小地方,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都有做到呢?
呼吸是最根本的問題
呼吸的節奏如果是激烈的喘氣、呼吸淺、一下吸大口、一下吐太快等等,都會讓你的吸吐節奏亂掉,整段登山爬坡過程可能1小時,可能3小時,甚至6小時,你必須要節奏一致,從開始到結束,盡可能的保持同樣的呼吸節奏,有些人習慣2吸2吐,也有人會大吸大吐,其實都是一樣的,就是讓呼吸節奏可以一致。
從容的呼吸節奏 可以讓運動表現更加穩定
節奏,在各種有氧運動當中都是相當重要的,平穩順暢的呼吸節奏才能夠讓氧氣完全的被使用,絮亂無章的淺呼吸會讓身體無法有效利用到氧氣。關於腹式呼吸,我們留到下一次的專題來詳解。
身體放鬆 心理輕鬆
所謂放鬆,指的是你的身體不可以太過於僵硬,很多人一開始爬坡,上半身、腰部、手腕就開始變得僵硬,是因為重踩的關係,導致迴轉數降低,然後又使勁的用力踩踏,結果就是變成身體太僵硬,爬了一段之後,腰開始酸、手臂開始酸、肩頸開始酸,其實這都是一連串的影響。
通常在我們路線安排上不會一起步就直接爬坡,大部分的狀況都會有一些平路作為熱身,迴轉數維持在80rpm至100rpm,等到開始爬坡時,迴轉數也盡可能的維持在70rpm以上,變換齒比的檔位就要先做好,不要等到了開始上坡、減速時才換檔。
回過頭來講,當你迴轉數提高,自然踩踏就不會這麼用力集中在齒盤3點至6點鐘的地方,腰部與肩部也會呈現較自然的律動,手臂稍微彎曲亦可當做是緩衝的空間,剩下的就看個人的肌力程度囉。
用力重踩集中在這個區間 很快的大腿前側就會抽筋
適當的休息
這裡不是說停下來休息,是在騎乘過程中平均的讓肌肉休息;一般我們都認為爬坡時可以向後坐一點,讓重心往後,這個姿勢大部分都會使用到正常的肌肉範圍,但是腿酸了呢?其實變換一下位置,稍微往前、或者站起來抽車,也是很好的方式,稍微變換使用肌群,讓原本疲累的肌肉得到紓緩,變換後最好還是回到原來的位置,繼續保持節奏。
抽車會讓你瞬間消耗大量的能量,除非你要超越對手,或者是小段陡坡,否則還是不太建議經常抽車。
站立起來抽車 可以變換使用的肌群
握住車手把的位置也同樣可以交互轉換,有時握上把、有時握變把、有時握下把,都可以幫助上半身轉換使用的肌群,達到紓緩疲勞的效果。
另外,平時我們也可以做一點核心肌群的鍛鍊,都可以加強腹部、上下肢的續戰力、穩定度。當然,累了就停下來休息也是不錯的選擇!
訓練只是一個統稱,爬坡需要訓練,平路一樣需要鍛鍊,來看看:三個動作 教你在家偷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