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

青少年鐵人開放性水域訓練營

傳承與交流


發布時間:Jul 21,2014 14:00 作者: 楊志祥

綜合游泳、自由車、路跑的鐵人三項,是現今運動界裡的挑戰新指標,從奧運距離的51.5km(swim 1500m -bike 40km-run 10km)到俗稱超級鐵人的226km(swim 3.8km-bike 180km-run 42.195km),比賽的每一個時刻都考驗著挑戰者的身心,但往往許多嚮往鐵人三項的挑戰者,都在第一關開放水域的游泳吃了碗閉門羹,比賽當下除了需具備長距離的持久耐力外,面對開放水域深不見底、伸手不見五指的水域障礙,更讓人膽卻。

 


一般泳池內清澈的水質與明顯的水道分界

 

 

開放水域不僅僅只是埋頭苦游,從自身的安全、自救、如何有效率的跟游、判斷在哪個時間點需要使用豚跳、到如何觀察比賽過程中的水象海象、這一切都與在游泳池內單純的直去直回、想休息就停下來休息截然不同。

 


©毛念祖

 

 

如果對於2011年墾丁IRONMAN 70.3比賽還有印象的鐵人朋友們,可以回想一下鐵人傳奇人物-MACCA在游泳項目最後50公尺觀察海象,等待時機運用身體與海水的力量借力使力,body surfing一舉滑行20公尺從落後扳回領先優勢,瀟灑的跨步上岸跑向轉換區,就知道即使是職業選手面對似敵似友的"水",還是會從中利用自己的技巧來讓它幫助自己前進,而不是使用蠻力的與它對抗。
 


©David sun

 

剛接觸鐵人運動的初學者知道從安逸平穩的游泳池,要轉戰往開放水域是件不簡單的事情,當然,身經百戰的菁英選手也知道這其中學習的困難,由七位菁英選手(魏振展、郭俢森、邱韋強、林群馨、楊志祥、廖家緯、陳智禎)組成的"Tri me團隊",知道對學習開放水域游泳的重要性,在今年暑期的七月份,舉辦了一個在北台灣基隆-外木山的"開放水域游泳訓練營",特別讓13-19歲青少年的鐵人小朋友們,體會別於一般游泳池室內教學的模式,安排了模擬比賽中會發生的情境,

 

包含了出發的跨步跳耀、豚跳練習、比賽過程中的跟游、抬頭定位....訓練課程提前為青少年選手在鐵人三項的游泳紮下基礎,訓練課程中為初學的學員建立信心,為想要提昇成績的學員提升技術。

 


基隆外木山

 


郭修森

 

 

身為開放水域統籌者-國家隊選手郭修森表示,這是在國內少有針對青少年開放水域訓練的機會,同時也是選手間知識上的傳承交流,在各個地方各個國家征戰比賽,擔任選手多年第一次擔任教練的職位,希望藉由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在訓練營中帶給選手實用的交戰技術,為台灣的鐵人圈注入一份新的力量。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