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未亮,我們在前往高山祕境的路上。
在公路車盛行的現在,越來越多人都享受著速度感帶來的刺激,而我們這次要拋開速度,把轉動時間巨輪的發條放慢,用熱愛寶島的心情去探索我們未知的驚喜。
郡大山,台灣百岳之一,位於南投縣信義鄉,中央山脈旁的一做大山,標高3263m。主要為布農族郡社群(isbubukun)居住,郡社群目前散布在信義鄉東埔、羅娜、明德及台東縣海端鄉、延平鄉及高雄市那瑪夏區、桃源區,故取名為「郡大山」。
郡大林道眺望對面另一座山
出發總要有個方向
郡大林道入口位於南投縣信義鄉豐丘村,在前篇路線報導「挑戰新中橫」中的路途上。在豐丘村這個地方轉入林道。
路線高度圖:
路線爬升圖:
從上兩張表就可以看出,這個爬升基本上公路車也無法發揮了,加上林道的路線有時候是水泥,有些路段是泥石,甚至有些路段是毀損的狀態。
關於林道騎乘,各位讀者如果要選擇到林道類型的路線騎車,一定要先注意路線的資訊,例如:入山証、路線近況、路面狀態、氣候等等因素,因為林道類型的路線幾乎是沒有商店可以補給的,所有裝備、飲水、食物都要帶在身上,這點跟大部分一般公路車路線是不太一樣的(挑戰高山路線以外)。
因為公路車路線幾乎還是在一般道路上,比較容易能夠找到商店,但是林道沒有,你必須要考慮到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去做準備。
上路前也要做最後裝備檢查 看看煞車是不是正常
車輛選擇,也要依照路線的難易度做調整,這條路線還算是有路徑,沒有段差,所以可以使用具有前避震的登山車即可,但很多人騎登山車都會把外胎換成較平順的城市胎,這裡可要換成側邊有止滑顆粒的輪胎,這樣在下坡遇到轉彎時才會有抓地力,比較安全。
輪胎側邊有顆粒 中間顆粒較小
就以這條路線來說好了,郡大林道前段幾乎都是水泥路段,少數坍方、落石,後段泥石路,入山前也會管制,所以沿路上幾乎都不會有人經過,除了幾輛施工車輛與巡山人員以外,你是看不到其他人的。
天氣狀況就要注意氣象發佈了,這個季節的山區最好是中午前就要結束行程,否則很容易遇到午後雷陣雨,而且林道上也有很多地方都正在落石,出發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騎乘中也一定要提高警覺,並且要控制時間。
探索林道祕境
進入郡大林道需要辦理簡易的入山証,基本上只要在家裡填寫幾樣表格(自己製作表格即可)各3份:
1.路線圖:抓取GOOGLE MAP再用色筆畫上即可,但注意要標示地點。
2.計劃表:預計時間抵達哪裡,預計時間由哪裡折返。
3.人員資料:入山人員基本資料。
4.身分證影印本。
簡單準備好這些資料就可以直接到管轄的派出所辦理,大約10分鐘就可以了。
信義分局信義派出所辦理入山証
因為今天的車程大約是1小時半,所以我們在天還沒亮時就出發了,天剛亮時就可以直接開始騎行,也比較不會耽誤到回程時間。清晨裡的山區是非常寧靜且舒適的,新鮮的空氣品質與悅耳的蟲鳴,這一切在開始之前就非常的美妙。
剛進入郡大林道管制大門後 不久就會看到左側一處小台地種植著農作物
十八重溪接近陳有蘭溪交會處
今天我們打算騎乘郡大林道的前半段,所以車輛就放在距離入口處約3km的地方停下,開始整理我們的裝備,預計騎乘20km到達望鄉工作站,這裡也是騎行的終點,再往上面走就必須以步行方式前進。
早晨的陽光已經非常強烈 夏天裡外出一定要準備足夠的水份
前面也提到過,林道並非一般公路路線,除了路況不好之外,爬升的坡度更是一絕,才沒有騎乘多久的時間,爬升高度就已經非常高了,早上經過的村莊、大橋現在都變得渺小。
從高處往下看 有一種特別的暢快感
剛開始的前半段大約8km左右,沿路上沒有太多的林蔭,大部分都是岩石或者是施工後的路段,應該是因為這個路段比較沒有樹木去抓住土壤,或者是因為這附近全部都是岩石地形,造成這裡幾乎都有小石頭落下,所以我們就要快速通過,以免被落石擊中。
騎到這裡心理不由得震撼了一下 右邊的崩塌有點可怕
台灣有非常多的林道,有些路況還不錯,但有些地方因為不常使用,或是只需要基本修繕,像這些地方就會比較難走一點,但是以Off-Road的路線來講,這樣的狀態還算是好的,只是我們今天預估的路況應該是簡單的XC路線,不會有太多的石頭或段差,頂多就是坑洞比較多,這樣的路況早就是我們預想到的了,所以車輛使用輕便的XC登山車,不需要騎乘雙避震的車。
通過大片的崩塌 我們繼續往前騎
通過了前半段沒有林蔭遮蔽的地方之後,我們逐漸的往深山裡走,這時候已經開始有一些遮蔽物了,太陽升起的差不多了,剛剛好不會晒到太多的陽光。沿途也開始出現整齊的樹木,這些樹木有些是經過復育重新種植的,可以看得出這裡開始的樹林就很整齊,並不像是原始森林般的密集,隱隱約約的透出了藍藍的天,這時候如果有輕風吹過,絕對是非常舒服的,一度因為正在休息吹風而不想起身了。
經過復育工程種植後的樹木別有一番風味
我們找到一處可以眺望山谷的地方,視野比剛剛更為開闊,可以看見底下3個村莊以及左邊剛剛經過的岩石坍塌處,每一個視野、每一段心情都在不同的林蔭間不斷的變化,這就是我們最想要得到的禮物,用心去感受騎車的美妙。
遠眺明德村、愛國村、豐丘村
看著廢棄的工作站,這裡曾經是一些在山裡工作的無名英雄的駐在地,如今已成為一棟破舊的水泥磚頭。
廢棄工作站 雖然剩下殘破不堪的房舍 卻還保持著守護山林的精神
當我們騎到了山頭的另一側,可以看見新鄉台地的村落,這裡也是非常適合居住與種植農作的地方,由高處往下看把全部村落看的清清楚楚,每一處都是美景。
沿著林道前進就可以看見所有不同的俯視角度
繼續往前,我們開始穿梭在林蔭之間,這裡開始大部分的路段都有林蔭遮住,陽光透過樹枝、樹葉灑落下來,五色鳥、蟬鳴交互呼應,形成一幅有聲有色也有感覺的畫面,任誰在這樣的情境下都會停下腳步感受這個氣氛,我們當然就在這條路線上停停走走。
倒塌的樹木變成了一個小拱門 長滿了青苔
在我們穿過林蔭的時候,強烈的太陽依舊持續的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時候的炎熱已經不再是痛苦的感受了。就像人生一樣,當你處於逆境時,換個角度來想,這只是一個小小的考驗,它是激發你、讓你成長的動力。這時候的陽光也在這片山林中給我這樣的感覺,因為這光芒,讓這次的旅程更加豐富。
藍天、綠葉、陽光 讓這趟旅途更為充實
郡大林道路線就在這樣的氣氛下一步一步的完成,是一趟洗滌心靈之旅也是一趟精緻的探索之旅。
面對陡坡都在登山車的威能下迎刃而解
最後,我們並沒有如預定的行程到達望鄉工作站,我們選擇了一個最舒服的地方停下來休息,看看風景、回顧今天的旅程。雖然本次騎乘距離不多,但是總爬升也有2000m了,其實也是需要一點體力與腳力的,在這麼陡的上坡之後,回程就是非常陡的下坡了,一定要注意煞車情況。
雖然碟煞有非常好的制動能力,但是如果使用方式錯誤或者是長時間煞車,也會造成煞車卡死或者失靈的狀況,絕對要注意。千萬不要以為下坡是很輕鬆的,在這種林道路線,坡度、坑洞、青苔、石頭、樹枝都有可能讓你翻車,所以下坡也要保持體力,準備妥當才開始下山。
休息過後 準備下山
騎膩了台灣大部分的公路,來換點口味親近大自然,單車時代要開始帶你一起來體驗台灣山林之美,請鎖定 單車時代【前進Off-Road】系列專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