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自行車產業前線】紡織類人身部品(三)

夾縫中求生 台灣品牌面臨的各種難題


發布時間:Mar 03,2015 14:00 作者: Randy

前面說到紡織成衣業的故事,現在開始進入了自行車相關的人身部品品牌,這次我們訪談到一位來自紡織界的前輩,從紡織業最興盛的時代到最沒落的年代,從紡紗、成衣、代工到自有品牌,他就是OHIO SPORT的高傳馭總經理。

 

首先說到自行車人身部品,要從整個紡織成衣業的興衰史開始講起,其面兩篇文章我們也已經提到了大部分的緣由,現在開始進入了品牌時代,講述台灣自有品牌所面臨到的各種問題。

 

「代工與品牌的經營模式,完全是兩個極端的想法」高總經理說。

 

傳統代工只要製作技術不差、維持品質、價格漂亮、交期準確就有源源不絕的訂單,產品好不好穿、漂不漂亮、賣不賣得掉完全跟他們沒關係,代工只要達到客戶要求的品質、要求的交期、價格漂亮就夠了,這樣就叫做生意興隆、財源滾滾來。

 

他們不斷的提升代工品質、專研製作技術、降低生產成本,但是逐漸面對到整體產業技術成熟、競爭者也越來越多、製作成本日漸攀高,訂單自然就會流向人力成本低的地方。假設製作技術、原料取得大家都一樣的話,唯一會變成問題的就是逐漸攀升的人力成本,也就是這些勞力密集產業外移的主要原因,因為高居不下的人力成本大大的將代工利潤榨的一滴不剩。

 

換個方式呢?代工廠開始修正方向為製作高品質、量少的方式接單,用更精良的製作技術來拉攏客戶的信心。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出現了所謂「差異化」的概念,可以區分得出具有研發能力的工廠以及沒有研發能力的工廠。跟以往代工思維的「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跟「比誰做得到標準、做的快、做的便宜」不同的是差異化會讓代工走向更高階的要求。

 

就像是在成本考量與製作技術之間拉鋸,但是製作量也許就達不到一定的規模。就拿一般成衣跟運動機能衣來看好了,大宗需求還是在一般服飾比較多,運動機能機相對的需求量就非常少。運動機能衣如果要發揮到規模量產他必須有足夠的人力才行。量少質精的作法也抵擋不住其他國家低廉生產成本的侵襲,逐漸凋零苦撐。

 

接連而來的市場變換開始讓這些原本從事成衣生產的工廠進化成為品牌商,並且轉型成為生產研發中心,利用原本既有的製作技術以及資料庫,開發各式各樣的研究數據,除此之外也有部分廠商轉型為推廣品牌。

 

但是品牌推廣呢?有太多影響層面的學問藏在裡頭,跟前面提到的代工方向是兩個極端,而且著重方向也跟代工取向不同。品牌必須要花更多的心力在行銷上面,不管是創意、差異化或者是金錢。

 

台灣發展自有品牌最大的難處在於母體市場太小、民眾偏好國外品牌、設計潮流無法與國際主流銜接,政府扶植品牌作為力道不足等因素。

 

首先母體市場問題,以台灣為出發點的品牌先天上就無法創造出大品牌的效應,且國內運動人口又更少,利用這點推向國際的話就無法創造出全民品牌的效果。相較於其他國際品牌登台所帶來的話題就是「某國際知名、某國使用者千萬」等概念。相對的,台灣品牌商的角度來看,進入國際市場最快也是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這品牌沒什麼聽過」,還沒有建立好國內使用者的信心,貿然進入國際就會消耗更多資源。

 

民眾偏好國外品牌,這點就關係到每個人主觀喜好的問題,另一種說法是國外品牌也許會有高品質的印象,如果以全球工廠的概念來看,產地似乎已經不是非常重要的考量了。因為品牌商所要求的產品品質並不會因為產地不同而有所調整,哪個品牌會希望自己的產品有瑕疵呢?

 

就拿球鞋來講好了,NIKE、ADIDAS光兩個品牌就佔了全球市場不小的市佔率,當時這些球鞋誰做的呢?在哪做的呢?大部分是台資廠在台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各國製作的。換言之,運動類成衣、機能性服飾很多台彎工廠都能夠做得到,那又為何台灣品牌的使用者不高呢。

 

最後談到品牌理念以及設計,這也許就是主因。台灣品牌幾乎都是初創,進入市場本來就比較年輕,相對於國外品牌有豐厚的歷史、完整的品牌理念,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台灣品牌幾乎都無法跨越這個障礙,品牌年齡就是既定的事實。

 

另一方面,前文我們提到的設計潮流,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面來看到台灣機能服飾的設計,對於主流價值的設計感,各個台灣品牌還沒有找到一個出路。追隨主流設計也曾有人做過,但品牌迷思的影響也拉攏不住使用者;原創本土設計卻又無法引起使用者共鳴。

 

最後,或許從代工時代進入品牌時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同OHIO SPORT高總經理所說:「對於品牌,我們都還在學習,希望不斷地進步」。代工思維與品牌思維中間的拉鋸,是我們這些台灣品牌商應該首要重視的問題。OHIO SPORT發展至今,他們嘗試各種方式行銷,終於建立一套自己營運模式,至少在台灣也保有一席之地。他們目前極力改善現有的行銷團隊,他認為有好的團隊、健全的團隊才可以使出力量,進而發展差異化或本土化,並且能夠快速反應市場需求。

 

下一篇,單車時代將要帶您進入另一個台灣自有品牌的發展。

 

 

【自行車產業前線】紡織類人身部品(一)

 

【自行車產業前線】紡織類人身部品(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