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運動贊助】品牌為何要贊助

贊助的終點在哪裡?


發布時間:Jun 28,2015 10:00 作者: Randy

回顧運動贊助專題:運動贊助不是慈善事業

 

這次我們來帶各位讀者一起談到從品牌角度來看贊助這回事,從不同的面向來思考贊助對於整體自行車環境有沒有幫助,或者說贊助有沒有一個終點。

 

從短程的行銷作為來看,品牌贊助希望可以獲得到短時間的曝光效果,贊助賽會增加曝光度、讓參賽選手都有機會看見品牌LOGO、漸漸的對於品牌產生認識,曝光就是贊助的目的之一;長期行銷作為範圍就更加廣大,從贊助車隊、選手、舉辦行銷活動、媒體廣告等等,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增加曝光率。

 

但這千篇一律的作法到底是不是永無止盡的贊助,或者是說燒錢,成功與否差別就在現實與理念之間拉鋸。如果提到贊助有沒有「終點」那表示中間的這些作為就只是階段性的任務,品牌贊助不是結果,只是其中一個選項。如果贊助只是行銷作為中的一個選項,那又會延伸出一個問題,贊助合作的標的是會被比較、萬中挑選的。

 


2015中華國家代表隊男子自由車隊服裝上的贊助商LOGO


 

有人說,贊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換取應得的利益,我不否認這樣的說法,但在這所謂的「利益」之上它並不只是單純得到現實上的利潤,而是有更多正向的理念在支撐。就例如是希望讓整個自行車產業能夠更加蓬勃、朝向更公開透明的方式前進。

 

如果將格局放大來看,蓬勃發展的體育活動有各種資源的挹注,不管是投入在選手或者是主辦單位或者各司其職的多方單位,只要監督的責任做好,它就是一種良好的發展方式,讓這塊大餅畫的漂亮、也吃得到。

 

選手需要什麼

 

台灣品牌「VOLANDO」多年來努力耕耘台灣自行車市場,他們要的結果不在於企業、品牌能夠獲得多少利益,而是想要有更完整的回饋與互動。贊助關係已經不侷限在商業活動的模式之下,而是可以更深層的與選手互動、與官方互動。

 


2015中華國家代表隊女子自由車隊

 

VOLANDO贊助國家代表隊已經好幾年,他們最大的收穫就在於他們希望且能夠提供選手更多的幫助,大田單車VOLANDO行銷經理朱英彰:「我們抓住了一個重點『選手到底需要什麼?』」這個問題最重要的地方在於永續發展這個概念,想要永續發展就必須要投入的比贊助的還要多,無論是人力、精神或作為,在單純的贊助行為裡,這是看不見的。

 


2015 VOLANDO 遠航版紀念車款


 

一開始提到贊助這種方式,其實VOLANDO也不算是完全弄明白所謂贊助合作的真正價值,而一邊摸索一邊前進幾乎是所有品牌都會經歷的過程。當品牌把這些資源投資出去卻沒有持續與受贈單位合作,或者不知道如何與選手互動,經常都會有誤會產生,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或者誤會越來越深。而當這三方有了贊助合作的關係,「合作」、「互動」就是關鍵,因為大家就是相處在這條船上了,索求無度或者百般要求都是不健康的互動方式。

 

而「選手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就變得非常困難也非常不容易拿捏,如果以品牌贊助的角度來看,提供品牌產品也許是最簡單也最容易的方式,回饋方式也非常簡單,但是VOLANDO想要的是更深層的互動,這樣才能夠長久的幫助的選手。

 


VOLANDO贊助鐵人菁英選手

 

但事實上是什麼,筆者也曾經辦理贊助相關業務,中間的過程就不深談了。各種摸索中且不完整的合作模式就會演變成一種鴕鳥心態,「那就當做是做公益吧」,反正我們產品贊助出去了,選手都有使用、品牌商也有看到、素材也有取得,這樣就夠了,其他例如選手覺得好不好、閱聽者覺有沒有收到訊息就不是這麼重要了。反正各取所需,這段贊助關係結束就不關品牌商的事了。

 

那,選手的未來誰來考慮。終究,不成熟的一方總是會壞事,也漸漸成為了目前品牌商、選手、賽事官方各方尷尬的局面。VOLANDO準備打破這種僵局,只是,為了更深層的互動他們必須付出更多。朱英彰說:「培訓選手,車協做了他們該做的事;而VOLANDO只是希望從別的角度思考還可以為選手做些什麼,而我們有能力支持就要把它做好。」

 


2015 VOLANDO 登高版紀念車款


 

菁英制 是現行體制下的最佳解

 

以體育項目這種菁英制的模式,只有最頂尖的選手才有資格獲得這樣的待遇,這絕對是必然的。這個前提是建立在「完善現行體育制度發展」的理念之下,而非一般行銷活動,行銷活動的贊助行為,我們可以稱作為一次性的合作模式。

 

國家代表隊選手的選拔、官方單位對於選手的態度與公正性,以及體育官方與品牌之間的互動,以往似乎沒有一種有效率的溝通模式。或者說每年贊助商都在換,那為什麼會經常替換?這種話題總是耐人尋味。但我們要談的是互相了解合作的意義,讓合作的各方單位,是品牌、是官方單位、是選手、是媒體也好,都清楚了解各方所需,才不會又回到以往的情況,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VOLANDO成為國家代表隊的贊助商之一,希望得到的是他們真正有幫助到這些菁英選手的,不管是選手身在國家代表隊期間或者是退役之後。以排球、籃球、棒球為例,台灣對於這些球類運動的發展曾經也是非常熱絡,並且還存在著所謂的企業聯賽,但那自行車為何沒有發展成這樣呢?

 

當然自行車發展成為企業聯賽不只有在執行面上有相當大的困難,這終究是一個目標。假如自行車產業裡的A-TEAM都能夠聯合共榮,那以台灣品牌與台灣選手出發的B-TEAM又何嘗不可行。

 

未來的贊助

 

前述所提,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到一個問題,不管是針對VOLANDO品牌或者是其他品牌商,那就是「贊助」無論在自行車項目或者是鐵人三項項目,都還處於打帶跑、且戰且走的合作模式。今年我們看到了鐵人三項中「台中銀行鐵人隊」全額贊助的職業隊,也期待這個拋磚引玉的先驅能夠激起更多漣漪。

 


台中銀行鐵人隊

 

自行車界我們看到VOLANDO贊助作為的深入,期待有更多的品牌商能夠更加著墨永續經營的贊助模式。

 

回到標題,贊助的終點在哪裡?當品牌認同與選手間的信賴關係超越了物質上的依賴,贊助的意義自然也就消失了,得到的是另一種更高層次的無形價值。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