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稱霸的時機來臨時,發覺周圍沒有比你更強的人時,你的時代就來臨了。」
有人會說這是「機會」。
「古時將領四處征戰、開疆闢土,直到打下江山,世界就是你的。」
歷史說,這是就是王者的「命運」。
當馮俊凱進入Lampre Merida一級車隊,你說這是他計畫好的路?還是有貴人相助的機會?這次我們來看「馮俊凱加入國際一級車隊」事件,與圓創運動行銷李照圓一起來聊聊運動員的現狀,台灣運動員需不需要經紀人?
確定要走職業選手之路,馮俊凱就不斷往目標邁進 ©美利達
話題開始之前,讀者們你覺得馮俊凱為什麼會進入自行車界最高等級的一級職業車隊?這問題就先留給讀者們思考了。
「機會」、「命運」
馮俊凱在台灣自行車界裡成績是頂尖群裡之一,當時也有其他選手跟馮俊凱一樣具有台灣冠軍資格,但最後每一位車手的結局卻大大不同。以歷年成績來看,馮俊凱確實就像是前面提到的一樣,他在每一場賽事表現到盡善盡美,最終爬到了自行車菁英群的位置,接下來他的舞台就剩下國際間的賽事或車隊。
想要在強度更高的自行車舞台持續精進,他要如何踏進去呢?等著一級車隊來探訪台灣自行車比賽然後尋找適合選手嗎?我想這個機會幾乎是微乎其微,他也沒有更多管道可以接觸這些國際車隊。當你的競賽範圍、生活範圍就在這點亞洲區域的時候,你的視野要如何真正的放眼在自行車最盛行的歐洲。
某些因素,圓創運動行銷李照圓與Lampre Merida車隊有過接觸,反倒讓李照圓隨意的一問「你們車隊需不需要多一位潛力車手?」。這一問得到的是正面的答案,隨即讓李照圓也想到車隊贊助商Merida也是台灣品牌,台灣知名自行車品牌這麼多,但為什麼台灣沒有一個人能夠踏進一級車隊呢。
於是,這件事情也開始醞釀起來,從馮俊凱接受美利達贊助、與Lampre Merida車隊簽約、開始車隊生活、出賽。一直到現在,各位還覺得他走的是一帆風順嗎?擁有國內好成績、親和的外表,國際品牌、車隊就會相繼找上合作。如同前面所說,他在國內取得最好的成績、擁有更多的車隊經驗,這是他累積出來的實力;而跨越這個門檻正是把握了機會。
路,怎麼走
台灣運動員,最缺乏的是什麼?不是資金也不是裝備,而是寬廣的出路、適合的舞台。
對於大眾娛樂,大部分演藝人員都會有個經紀人,或者經紀公司;在運動圈裡也有經紀人生態,湯姆克魯斯主演的「征服情海」中,雖然這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但他所飾演的角色正是我們所要講的運動員經紀人。他幫助球員取得更好的待遇、更好的球隊、更多的談判籌碼、更好的形象,球員就是專心訓練、精進球技。而球員背後繁瑣的合約、公關、談判對於專業球員來講,這是非常困難的,他如果每天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處理這些事情,那他的訓練生活幾乎也就停滯了。
也許很多人想過一個問題,台灣運動員需不需要經紀人?或者說運動員自己有沒有真正省思過這個問題「出路在哪裡?」。相信在10年、15年前,很多人都聽過這樣的講法,「什麼?你要去打棒球?要去騎車當運動員?還是念書比較實在啦」。意思是把運動當做職業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空想,因為當時的時空背景,運動員一旦失去了賴以為生的運動舞台,幾乎就是面臨失業、無第二專長的窘境;另一方面,在人治為主的體系下,運動員相對於其他職業就是不自由。
在這次的訪談過程當中,李照圓認為運動員是需要經紀人的,但為什麼運動經紀人在台灣無法實行呢?我們先撇開目前一些特例,運動經紀人並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以大眾最普遍認知的美國職棒大聯盟來講好了,一個球員的薪水足以供應很多人的需求,經紀模式自然可以成形;但是台灣自行車連職業聯賽都沒有,車手拿什麼條件來請經紀人呢?這就是最現實的問題。
當初,因為馮俊凱的上進,他希望不計一切代價與犧牲就是想要進入一級車隊,李照圓也就願意「幫」上這個忙,成為了他的經紀人。或許有人會認為Lampre Merida會簽下馮俊凱,是因為贊助商Merida的關係,因為華人市場的關係所做出的決策。但錯了,車隊選擇選手的決定權在於車隊本身,當時為了要讓馮俊凱進入車隊,Lampre Merida車隊也派人觀察、視察歷年成績、相對成績等等,並不是贊助商就可以左右車隊的事務。
而在訓練之餘沒有這麼多交涉能力的馮俊凱並沒有辦法應付這些事情的,這些瑣碎的事還只是開始而已,後續的公關、行銷、回饋、資料彙整等工作,車手絕對沒辦法處理得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像他一樣的幸運,可以得到這樣的機會、有人相助。
「當機會來臨時,發覺周圍沒有人比你更強時,你的時代就來臨了。」
然後呢?進入一級車隊並不是終點,這是他人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對於他自己,還能夠突破到什麼程度?對於運動明星,未來他還能夠創造出多少有形或無形的價值?全都要看他自己以及替他規劃的「經紀人」了。
各司其職
車手,負責競技、取得成績;教練,負責訓練、調配選手;車隊,負責整合事務;贊助商,提供資源。而經紀人就是幫助選手在這之間與車隊保持互動、維持市場價值的重要關鍵。因為運動員還是脫離不了菁英制的效應,運動員是具有個人魅力的。
有些時候,選手成績並不是民眾與市場接受的主因,例如沙拉波娃,成績普普但卻是媒體寵兒、民眾最愛,可以歸功於他的亮麗外表或者經紀人的操作。不管如何,行銷面上的作為確實可以帶給運動員實質的收益;而不單純的只是一個頭銜。
如前述,我必須很沈重的講出,在台灣的體育環境,各司其職的作法被濃縮成為「選手」、「車隊」、「贊助商」,這三個區塊。而車隊就等於是經紀人、教練、車隊這三個功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中華職棒,當然這個話題已經有很多運動界前輩談過了,為什麼棒球選手進入球隊之後,就「屬於」球隊了呢?這話題總是會引發弦外之音,但我們還是必須要正視這個問題,到底在什麼地方是演變成現況的關鍵點。
回到自行車項目,北、中、南各有知名教練,所帶領的選手也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他們一路從基層體育開始培育選手,一直到進入國家代表隊,都是一路跟隨著教練的腳步前進。但若選手想要轉型、想要往別的方向發展時,最直接的就是遇上了情面上的壓力,幾年下來過度的情感連結會造成選手對於未來選擇的遲疑,而留在他熟悉的舒適圈裡。
說白話一點,當車手有了更高一級車隊的邀約,就表示要脫離原本的車隊系統了,不管是贊助商或者是教練的付出都是一股壓力。但是當我們回過頭來看,如果車隊聘請教練負責訓練、車隊負責所有事務、車手就對自己的成績與車隊榮譽負責,經紀人負責提昇運動員市場能量。在這樣的情況下,運動員為了自己的運動成績選擇更高層級的車隊與賽事,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另一方面來看,運動員如果自己扮演經紀人角色的話又會發生什麼事情。除了前面提到過的無法專心在訓練上面、必須要處理很多其他事務之外,大部分運動員會高估自己的市場價值,而讓整個贊助、回饋計畫產生變數。這點卻比較經常發生在鐵人三項運動員身上,因為鐵人三項運動就是個人運動項目,競賽中並不會有隊伍的壓力,很容易就會讓運動員產生自己就能搞定的錯覺。
但我們能將這個現象的責任全部歸屬給鐵人三項選手嗎?我想絕對是不可以的,這是現階段體制下產生的可能結果。
改變 從現在做起
終究,我們繞了一大圈,最後回到一個問題點,那就是台灣運動生態。
我們不乏看見一些從「教練」體制外竄起的運動員,他一樣走在體育這條路上,但他們的未來卻是相對寬廣,並不是一意孤行的想要擠進這小小的窄門。我們看到馮俊凱對於更高層級賽事的把握,願意離開他曾經熟悉的環境,走出這個舒適圈來挑戰自己的能耐,相信這一段經驗已經帶給他非常豐厚的收穫。
而經紀人的出現在整個【運動行銷】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我們應該試著了解運動賽會在現代社會中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正面效益,無論是經濟面或者是體制面都可能會有更透明的發展,而不是搖著運動神聖殿堂的大旗綁架選手的出路。
最後,回歸到我們的主題「運動這條路不是一條死巷」。這裡我們談了經紀人對於運動員的重要性以及運動員的自我期許與要求。除了競技之外,運動其實還使有很多面向可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