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

備戰全運會 高雄隊練兵的秘密武器

用低氧面罩 模擬高海拔訓練的缺氧狀態


發布時間:Oct 11,2015 10:00 作者: Peter

 

大家知道亭茵臉上戴的是什麼嗎?

 


亭茵與車隊正在高雄楠梓自由車場進行場地賽訓練

 

 

這可不是國軍使用的T3-75式防毒面罩,而是中、長距離選手訓練專用的低氧面罩。申騰美利達車隊教練楊東蓁說明,選手在戴上面罩之後,心率升高、耗氧量增大,加速肌肉的衰竭,他們藉由這項產品,來模擬高海拔訓練的缺氧狀態。

 

為什麼要做低氧訓練

 

平地的氧濃度在百分之22左右,舉申騰美利達脈騰車隊移地訓練的阿里山來說,來到海拔2,610公尺的塔塔加遊客中心,氧濃度會降至百分之15,身體少了百分之7的氧濃度,選手們在運動的表現自然會受限。改善組織利用氧氣的效率,刺激紅血球生成,藉此促進個體之有氧適能,正是移地訓練的目的。

 


不僅全運,亭茵正為衝刺國際積分努力,特訓的時間也特別長

 

 

回歸平地紅血球倍增

 

剛開始進行的時候,身體會自然產生防衛機制,最大心跳僅能維持在170左右,很難再向上提升;不過,長時間暴露在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紅血球數目會逐漸上升,直接增加血液對氧氣的輸送量。此時一旦回到平面,身體仍處於高山狀態,攝氧能力相同的情況下,氧濃度已經回復22%的水平,倍增的紅血球,有助於更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

 


據亭茵形容,戴上低氧面罩就像被人
摀住口鼻的感覺

 

 

把握兩至三週時效性

 

不過,這種如有神助的狀態,僅能維持約2~3週的時間,而後身體會逐漸調節回歸正常,如何在有效期間內,參加目標重點賽事,訓練計劃的安排顯得格外重要。全運會賽前,各隊選手都把握賽前的最後衝刺階段,這也是為什麼,部分車隊會安排遠赴中國,進行移地訓練的主要原因。

 


不僅場地與公路訓練,午後,她也在重訓室自我要求

 


盯著智慧型手機計時,亭茵正在進行核心訓練

 

 

取代移地的替代方案

 

雖然概念不難理解,但一般車隊想要全員拉到山區,實施“living high- training low(高住低練法)難度不小,考量隊員的生活與訓練,密閉式的低氧艙或低氧宿舍遂應運而生。以車隊先前的設定為例,選手們在室內的空間裡,氧濃度直接下修至百分之12,也就是海拔約5,000公尺的環境,藉由室內的集中管理,達到同樣的訓練成效,成為平地的替代方案。

 

就教練與選手長期評估下來,在精進技術層面之餘,他們認為,這種看似極端的訓練手段,能有效提高其無氧閥值、運動時間及換氣量,在高強度的競賽準備中,起到「打底」的作用,我們也從這項特殊的訓練方式,一窺自行車運動員不為人知的辛苦。

 


高雄市申騰美利達車隊使用的低氧面罩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