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世界上十大最困難賽事之一,台灣公路最高點,一年一度的台灣自行車登山王即將於10月30日正式登場。比賽從景致壯麗的花蓮七星潭開始出發,終點則在海拔3275公尺高的武嶺牌樓。比賽里程共105公里長,而爬升高度則是驚人的3200多公尺,選手們等同於爬上七座台北101後才能完成比賽。過程如此艱辛,而風景又是如此秀美,因此每年的東進武嶺賽事也都吸引了一票國內外好手前來挑戰。今年來自台灣的選手也是實力堅強,有台灣一哥-馮俊凱、最強素人-范永奕,以及去年曾經克服惡劣天候的各分組得名選手多人再次參賽,為征服心目中的聖山而努力。
台灣一哥馮俊凱 2014年總排第五 台灣選手第一
加入一級車隊Lampre-Merida後,阿凱的實力進步有目共睹,前些日子不僅獲得武嶺盃冠軍,在全運會公路計時與公路賽也斬獲雙金的他,想要趁著近況不錯,將賽事成績再往上提升。此外由於體重控制得宜,阿凱目前大約在65公斤上下,比去年的他輕了一些,這對長途爬坡的幫助自不待言。而對於東進武嶺這條路線,阿凱在征戰海外多場賽事後,還是認為這條天堂路的難度在他心中依舊排行第一。
阿凱覺得近況不錯,有機會把去年成績再往前推進
最強素人范永奕 2014年總排第七 台灣選手第三
說到業餘選手,很難不提到實力近乎職業車手的范老師。在台灣自行車登山王的前身瑪吉斯太魯閣登山賽中,范永奕曾是第一、二屆的總冠軍,登山能力在國內可說是數一數二。然而在日前的全運會公路賽中范老師卻因事故而摔車受傷,之後他也在臉書上自序近況:「右肩與右側肋骨肌群韌帶的拉傷才是重點,受傷前幾天,肩、手無力不舉,起床要用滾的,名符其實的成了右側不舉男。經過了幾天的復元,我用盡各種方式,已經擺脫右側不舉的窘境了。出門騎車,爬了2個多小時的山,可以輕鬆騎,但是抽車因為右側肋骨位置韌帶拉傷之故會疼痛,很困擾。」這場突來的意外對於東進武嶺備戰已久的他,心中的痛苦、無奈早已蓋過身外的傷痛。即便如此,范老師還是很快地打起精神,並做出「我要以絕佳的狀態回到3275之巔」的宣言。我們相信堅決的意志力將會支撐范老師攻克今年的KOM賽事。
全運會一場事故,讓范永奕備戰大半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雖然有傷在身,但范老師仍想放手一搏,並發出「我要以絕佳的狀態回到3275之巔」的霸氣宣言
前勁洲際車隊徐暄評 2014年大會敢鬥賞 M16組第三
來自前勁車隊的小將徐暄評,去年的他年方十八,卻於開賽後馬上在一群中外好手面前上演個人單飛秀,直到碧綠神木才被集團給追上,然而他逃脫的里程已佔了賽程近半,實力與決心令人印象深刻。在本屆全運會公路賽助隊友馮俊凱成功奪金的暄評,關於此次KOM賽事則是相當保守,他解釋因之前全運會多是練場地比較少爬坡,所以最近的爬坡方面可能就沒之前來的那麼好,不過有機會還是會嘗試突圍。當然,在名次與計時成績上,徐暄評也將力求突破。
去年徐暄評的強力單飛讓人印象深刻,也讓他獲得大會敢鬥賞
昇陽車隊林弘 2014年M16組第一
代表台東縣隊出賽全運會的林弘,在賽事中成績都有達成自身目標,因此近況可說是調整得還不錯。不過除了想辦法延續去年M16組冠軍的好表現之餘,拿到台灣選手前六名的成績才是林弘所期盼的,讓我們看到這名年輕小將的自我要求。不過林弘也坦言同組的對手個個都不好惹,其中前勁車隊的陳建州更是頭號勁敵,讓他必須給予自己更大的壓力,好追求更多的進步。
去年的M16冠軍林弘,今年以挑戰台灣選手前六名為主
領先車隊朱一平 2014年M50組第一
年過50的朱一平大哥,在國內各項賽事中始終名列分組前茅。而在講求個人實力的登山賽中,將朱大哥的計時時間拿來將小他幾輩的年輕選手相較,更能佩服這位老將的爬坡能力。關於此次東進武嶺的備戰狀況,朱大哥則是覺得不盡理想:「由於先前感冒轉為肺炎後,對訓練造成不小影響,雖然經過了快2個月的調養與訓練,但是體能就是上不來,沒辦法再回到像武嶺盃時的最佳狀態,不過我依舊有著比別人強韌的心理素質和絕不放棄的意志力來應戰KOM。」
儘管狀況不如預期,朱一平還是有著比別人強韌的心理素質和絕不放棄的意志力來應戰KOM
武嶺氣候難測 過來人這麼說
關於上一屆東進武嶺的惡劣天候,朱大哥則是提醒今年的參賽者:「去年的KOM真是歷年來最慘烈的一次,許多菁英選手都栽在惡劣的天候下,我的運氣不錯,出發前我太太拿了件風衣要我穿上,我才有本錢拼到冠軍,很感謝我太太。那次比賽很多選手都失溫,有些人選擇棄賽保命,有的就選擇硬撐,但失溫肌肉不受意志力控制反應會變遲鈍,甚至可能失去意識非常危險。比賽是沒辦法挑天氣的,在平時的訓練自己就要有所準備,知道在高溫下要如何防止中暑,在低溫下如何防止失溫,只知道訓練方法是不夠的,飲食補給這塊很重要,我去年就是靠著不斷的吃讓身體產生熱量才不致於失溫。今年KOM天氣估計不會像去年那麼差,但我還是會帶一件薄風衣在身上,補給照樣是定時補給,金馬隧道前如果有感覺寒意會先穿上風衣對抗下坡強風,如果關原之後氣溫開始降低,我會多增加固體食物的補給,原則就是不斷的進食讓身體產生熱量,免於失溫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