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是傳奇還是騙局?永遠的話題人物-阿姆斯壯(上)

年少便展現過人天賦 車壇明日之星卻在崛起之時驚傳罹癌


發布時間:Dec 10,2015 12:00 作者: Benny

藍斯・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影響自行車界近20年的一個名字。

 

有人視他為生存的象徵,擊敗死神的勇者,以及不折不扣的環法霸主。但站在另一邊的人唾棄他,咒罵他,認為他是個欺瞞世人,背叛運動家精神的卑鄙小人。那麼阿姆斯壯究竟是何許人也?為什麼有那麼多正反不一的評價?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名曾經暴起,如今卻又跌落谷底的一代自行車奇人。

 

小阿姆斯壯愛上BMX 自此與自行車結緣

 

藍斯·阿姆斯壯於1971年出生在德州小鎮普萊諾(Plano),在他兩歲時父母離異,此後由母親琳達·穆尼漢(Linda Mooneyham)一手扶養長大,當琳達改嫁給泰瑞·阿姆斯壯(Terry Armstrong)後,小藍斯才改姓為阿姆斯壯。小時候的阿姆斯壯接觸過美式足球、棒球等風行全美的運動,但由於阿姆斯壯喜歡擔任領導者,以及難以忍受隊友失誤等個性使然,這使得他無法在這類的團隊運動持續太久。而當時美國BMX風氣正盛,又是個可以單人進行的運動,因此阿姆斯壯便一頭栽進BMX的世界中,也是他與自行車最初的相遇。

 


小時候的阿姆斯壯得到一輛BMX,從此踏入自行車的世界

照片取自http://mmkc4.tripod.com/connor.htm

 

 

不過真正讓阿姆斯壯跟自行車結下不解之緣的運動卻是三鐵賽事。青少年時期的阿姆斯壯參加了一些小鐵人賽事,很快就嶄露頭角,甚至獲得當地車店每個月400美元的贊助金,在那時可是筆為數不小的金額。之後他參加達拉斯庫柏醫療中心的生理測試,以跑步的方式測得最大攝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VO2max)高達79.5這個驚人數字。一般人的數字約略落在40到50之間,好一些的可以到60,但當時才15歲的阿姆斯壯卻輕易地越過他們,展現天生的運動員底子。

 

脫離鐵人生涯 決心進軍公路車

 

雖然在各類鐵人賽不斷傳出佳績,阿姆斯壯仍不滿足,因為當時年少氣盛的他,滿心就是想參加奧運比賽,可是當時鐵人三項並非奧運的正式項目之一。1988年漢城奧運時,阿姆斯壯已滿17,他忖度再過4年,也就是下屆巴塞隆納奧運,如果三鐵賽還未能成未正式項目的話,那麼21歲的他奧運夢將會漸行漸遠。為了一圓站上奧林匹克舞台的夢想,阿姆斯壯因而決心轉戰公路車領域。

 

剛加入公路車賽事的阿姆斯壯還承襲著鐵人賽的風格,總是想要獨立完成比賽而毫無章法的亂騎亂衝。雖然在講求集團騎乘的公路車賽中常常鎩羽而歸,不過長距離的單飛讓人對他印象深刻,也讓他得到一紙Motorola車隊的合約,以及進軍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機會,但最後美國隊在公路車賽項目上卻是一牌未得,阿姆斯壯自然也對成績不甚滿意。

 

奧運結束後,阿姆斯壯正式轉為職業車手,開始進入歐洲的職業賽事。在他的首場比賽,1992年聖賽巴斯坦古典賽(San Sebastián Classic)中,雨勢與濕滑路面造成大量摔車,207名參賽選手有近半未能完賽。雖然阿姆斯壯撐完了全場比賽,但他是最後一名,等他抵達終點線時,現場早已人去樓空。不過這有如震撼教育的古典賽並未動搖這名年輕選手的信心,阿姆斯壯隨後在蘇黎世錦標賽獲得第二,取代擁有三件環法黃衫的同鄉前輩雷蒙(Greg Lemond),成為世界車壇的新焦點。

 

1993年初次參加環法便奪勝 阿姆斯壯一炮而紅

 

儘管已經在職業車壇獲得注意,但阿姆斯壯仍然對歐洲的古典賽事一籌莫展。他在1993年興致勃勃地參加了五大古典賽之一的環法蘭德斯(Tour of Flanders)卻無法完賽,確實讓他陷入了一陣低潮之中,此時阿姆斯壯萌生參加環法賽的想法。不過當時阿姆斯壯也不過在職業賽事中累積了10個月的車齡,加上才22歲的他是參賽名單中最年輕的車手,因此並沒有多少人看好他。

 

正當大家都在看著這名年輕小伙子能變出什麼把戲時,阿姆斯壯旋即在第八站展現他的天賦,加入六人逃脫集團後以黑馬之姿獲得生涯環法首勝。這個單站馬上讓全球車壇注意到這個來自美國的菜鳥車手,但是他帶給世人的驚奇還不僅於此。同年在挪威奧斯陸舉辦的世界錦標賽,細雨帶來的一團混亂讓許多車手都摔車,阿姆斯壯也不例外,不過在隊友的掩護之下阿姆斯壯還是順利接回集團,並在最後一圈發動強力攻勢,把一票車壇大咖如英杜蘭等人全數海放,一人單飛進站,成為史上第三年輕的彩虹衫得主。

 


車齡不過一年,阿姆斯壯便拿下1993世錦賽冠軍,
成為史上第三年輕的彩虹衫得主
©Flickr

 

 

不過就如同所有的世錦賽冠軍一樣,彩虹衫魔咒也在隔年的賽事中如影隨形地緊黏在阿姆斯壯的身後。在多數比賽中阿姆斯壯雖然騎得不差,但就是無法奪冠,包含在五大古典賽:烈日-巴斯通-烈日裡頭,原先有望奪冠的他遭到對手伯辛(Evgeni Berzin )在關鍵時刻反攻,只能屈居第二。當年唯一可以讓阿姆斯壯欣慰的,大概就是前年讓他信心大受影響的聖賽巴斯坦古典賽,在相隔兩年捲土重來之時,阿姆斯壯不再是最後一個回到終點的人,而是用亞軍頭銜昭告世人他已非吳下阿蒙,隔年更是奪下冠軍,復仇成功。

 

前途大好之時 突如其來的癌症打擊

 

不過就在此時,職業車手服用禁藥的傳言甚囂塵上,可是阿姆斯壯與他的隊友當時似乎還找不太到管道來接觸這類藥品。直到1995年,在大名鼎鼎的車神墨克斯(Eddy Merckx)的牽線下,阿姆斯壯才認識了法拉利醫師(Michele Ferrari),這名在車界毀譽參半的醫師也在此時開始協助這名德州牛仔訓練。不過阿姆斯壯這兩三年的光芒顯然是沒有剛進入職業界的頭一年般耀眼,僅在1995年於環法第十八站拿下一勝,以及96年的瓦隆之箭冠軍外,其他時間就這樣浮浮沈沈地度過,直到他人生最巨大的陰影-睪丸癌出現為止

 

1996年,阿姆斯壯被診斷罹患睪丸癌第三期,當時診斷出他罹癌的李維斯醫師(Jim Reeves),認為阿姆斯壯存活的機會實在不高,因為癌細胞早已隨著血液轉移至肺部及腦部,想要根治的機率可能不到五成,或甚至更低,低到不到一成的存活率。不過阿姆斯壯還是挺過來了,歷經四次化療與開腦手術,最終他還是成功地抵抗死神的招喚。在治療的過程中,阿姆斯壯為了延續自行車生涯,採取新的化療方式以減少對肺部的傷害。即便如此,鬼門關前撿回一命的他依舊虛弱無比,如此病重的人是否還能成為職業運動員,這也成為所有人心中的問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