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

慢跑、登山、打籃球、騎單車-運動襪選對沒?

區隔功能性 助你挑到一雙適合自己的運動襪


發布時間:Jan 08,2016 10:00 作者: 康健雜誌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178期 / 2013.09.01
作者:曾沛瑜 / 圖片來源:陳德信

 

強調機能的慢跑襪、籃球襪、自行車襪……五花八門,值得買嗎?該怎麼挑?

 

市面上運動鞋的設計五花八門,慢跑鞋、籃球鞋、足球鞋、保齡球鞋、赤足感鞋……,各種運動都能找到專屬於它的鞋款,這樣的概念也開始延伸到襪子市場。

 

師大運動科學研究所教授相子元知道要聊襪子,興奮地翻箱倒櫃搬出一袋袋從國外帶回來的戰利品,幾百雙機能襪攤在桌上,還有個佔據一整面牆的玻璃櫃展示各式運動襪,好不壯觀。

 

「現在國際上襪子的市場重視的是功能性、區隔性,」曾代工不少機能襪款的泉樺針織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晏良分享他的觀察。的確,到襪子的故鄉:社頭繞一圈就能了解這樣的趨勢。

 

專門研究纖維與生物材料的工研院產業策略推動室主任羅立清驕傲地介紹,台灣有工廠代工職業足球員的運動襪,為了做得夠耐磨,甚至要用到防彈衣的材質;也有廠商在做重機騎士穿的機車襪,為保護他們在意外發生時的安全,不僅要抗磨還得做到全身一體成型;相子元的玻璃櫃裡也有雙從瑞士買來,可直接取代球鞋的運動襪,要價6000元,同樣出自台灣廠商之手,可見台灣製襪經驗之豐富。

 

在運動風氣日漸興盛的今天,不少廠商開始嗅到商機,紛紛成立品牌專攻運動襪市場,從慢跑襪、籃球襪、登山襪到自行車襪……,不一而足,多元程度直逼球鞋,究竟這樣的襪子穿了有什麼差別?該怎麼挑?

 

如何挑到一雙適合的運動襪?

 

▼挑選運動襪首重材質。

 

拆開廠商拿來的運動襪,羅立清立刻從水杯撈幾滴水滴在襪子上,「想確認襪子吸不吸水,看水珠會被吸進去還是留在表層就知道。」

 

運動過程腳容易流汗,如果襪子不吸汗,腳就會黏膩不適,結果變成襪子乾乾的,腳卻又濕又臭,成為細菌繁殖最好的溫床,羅立清指出,想讓腳保持乾爽,材質的選擇就變得很重要,吸濕排汗是重點,若能兼顧抗菌又更好。

 

吸濕性好的材質像是棉、縲縈;而合成纖維像尼龍、聚酯纖維吸濕效果差,但它的好處是不易孳生細菌,而且可以做功能性設計,例如將紗線抽成十字或Y字的異形斷面以促進排汗,添加竹炭、銀纖維等抗菌材質,各有優缺。

 

所以羅立清建議,棉質跟合成纖維最好比例大約是60~70%、30~40%,既能吸汗,又能兼顧抗菌、排汗。

 

▼挑選運動襪第二個重點是功能。

 

秀出跑步時的足底壓力測試圖,相子元解釋,穿一般襪子跑步時,壓力高峰集中在腳跟,穿上加強後腳跟、前腳掌、腳掌側避震的機能襪後,壓力平均分散在這三個部位,明顯降低腳跟的衝擊。

 

這就是運動襪的功能,相子元指出,運動襪可以根據不同運動型態去設計該保護、該支撐、該耐磨、該透氣……的位置,透過這些細節考量,能夠讓運動變得更安全、舒適,他也進一步歸納了選購不同運動襪時該考量的重點:

 

一、多功能運動襪

 

如果沒有特定的運動喜好,偶爾散步、慢跑,或是沒有足夠預算購買專業運動襪款,號稱「織襪狂人」的鼎悅織造老闆吳建岳建議,可以選擇為地面運動設計的基本款運動襪:加強腳趾包覆,避免磨痛;強調前腳掌、足跟避震,減緩衝擊力道;增加足弓支撐,降低長時間走路的疲勞;設計腳趾窩、腳背透氣,避免悶熱不適。

 

二、慢跑襪

 

慢跑襪跟多功能運動襪的設計很類似,但它又特別加強腳掌側的支撐以分散足底衝擊的壓力,同時也增加腳背骨頭突出處的耐磨功能,讓跑步更舒服。

 

三、籃球襪

 

打籃球有許多跳躍、急停、快跑的瞬間,它大量依賴第一蹠骨(前腳掌大姆指下方的厚肉墊)做旋轉、停止的動作,所以前腳掌,尤其是第一蹠骨位置的避震、耐磨特別重要,此外,這些動作容易扭傷踝關節,所以踝關節、阿基里斯腱的支撐也是關鍵,一定要加強束縛,限制關節活動。

 

四、登山襪

 

登山需要大量步行,腳底耐磨變得非常重要,羅立清建議,如果襪子不夠耐磨可以在裡面加層絲襪降低摩擦;高山也擔心失溫,保暖功能是必備,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登山襪標榜用的是保暖的羊毛;有些專業登山客襪子一穿就是一兩天,因此買加強抗菌功能的材質也能讓登山過程更舒適。

 

五、自行車襪

 

騎自行車是少數不接觸地面、沒有直接衝擊的運動,所以避震功能不是強調的重點,它需要的是足弓、踝關節、阿基里斯腱的支撐,此外,它大量依賴腳部踩踏,也經常需要在外日曬雨淋,所以透氣、快乾很重要,可以讓騎車過程更舒適。

 

上述是幾種比較常見的運動襪,然而大部份接觸地面的運動都可以把握多功能運動襪的基本原則,再按各種運動容易受衝擊的部位進行加強。

 

例如打高爾夫球大量運用第一蹠骨旋轉,所以第一蹠骨位置的耐磨就很重要;打網球需要不斷左右移動,因此腳掌側面的保護特別重要,排球、羽球經常跳躍、奔跑,所以避免腳踝衝擊的設計變得關鍵,至於棒、壘球因為需要滑壘,所以小腿的保護勢必不可或缺……,以此類推。

 

不過羅立清特別提到,襪款只是方便選擇的分類,並非只能為特定運動服務,大家其實可以把握這些原則,再針對適合自己的習慣去挑。例如腳踝曾經扭傷的人平常就可以選擇踝關節保護特別好的籃球襪、衝擊襪來穿;想減輕關節壓力的人可以常穿強調避震的襪款,如慢跑襪、籃球襪;足弓塌陷的人可以買加強足弓支撐的襪子……如自行車襪,避免再度受傷。

 

然而專業運動襪因為有特殊的機能設計,所以價格相對較高,平均介於250~500元不等,最便宜的多功能運動襪基本上也要價100元左右。若完全沒有預算,至少運動時要選擇棉質含量較高、底部毛圈稍厚的襪款,一雙大約50元左右買得到,可以讓運動時舒適度更高。

 

至於運動襪的清潔,羅立清建議可以加少許漂白水或洗碗精加強殺菌,但最好的殺菌劑當然還是曬太陽。

 

劉晏良也提醒,晾襪子的時候盡量夾襪頭鬆緊帶的部位,以免清潔劑長期沉積在鬆緊帶上,破壞彈性。

 

 

不說你不知道!冬天不胖反瘦的7大關鍵

自我檢測:五大禍源,讓你咳不停

這些水果加熱吃!冬天暖暖過

 

關於康健雜誌:

 

 

 

共同追求健康樂活為目標,康健網站不僅著重於樂活、健康的軟性訴求,亦包含醫療新知、 疾病治療等知識上的滿足,讓在繁忙的生活壓力下生活的一群人,找到輕鬆的園地,可以分享交流,更聰明的過健康生活。現在就加入康健雜誌粉絲專頁


 

關於大人の社團:

 

在「家庭」、「事業」之外,這裡是大人們專屬的聚會空間。 體驗樂趣、網路互動、享受生命,大人の社團無所不在、無所不談。 「品味」、「溫度」、「互動」、「輕學習」是我們的起點, 想要更多?大人の社團邀您參與、由您定義,玩出更健康豐富的人生。點這裡加入大人の社團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