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粉絲專頁
「為什麼公務繁忙的柯P,也能成功挑戰一日北高?」我想,這是很多車友心中的疑問。
雖然謙稱自己沒什麼準備,不過據我們所知,在去年光州世大運,透露自己一日雙塔的夢想後,柯P自主的體能訓練,就一直默默在進行當中。為了瞭解市長幕後的訓練狀態,我們特別採訪了柯P的教練張惠忠,請長距離挑戰經驗豐富的惠忠哥,為車友們分析柯P幕後的北高攻略!
一、每週上訓練台2~3次
為了這次挑戰,市長在市府辦公室裡架起訓練台,趁著下班後的空檔,每週2~3次按表操課、揮汗趕工;比起夜騎,他選擇用效率而安全的方式,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除此之外,柯P在參加101登高賽前,養成日常爬樓梯的習慣,56歲的市長,每天都會爬上11層樓的辦公室。這些雖然算不上是正規的雙輪訓練,但有著過去長時間的單車通勤為基礎,往返住家和台大醫院之間,挑戰前提升強度的作法,不失為亡羊補牢之計。
小知識:雖然公務繁忙,柯P也陸續完成了玉山(2012),9日單車環島(2013),與101登高賽(2015)等成就,可見他對於長距離的體能挑戰並不陌生。
二、循序漸進的奇幻旅程
你以為柯P的挑戰是一蹴可幾的嗎?不是的!從環台北市70公里(10/31)、台北新竹的百K挑戰(11/14)、台北雲林243公里長征(12/13)、到一日北高上看380公里的階段性任務(1/9),其實不難發現,這位瘋系列新人,無論在挑戰的里程數或時間方面,都是一次次向上提升,而非莽撞地越級打怪。在概略性的規劃下,56歲歐吉桑的圓夢之旅,也才能一次次完成外人看似不可能的任務,成就他口中的奇幻旅程。
小知識:訓練沒有公式,不過肯定的是,無論是平路長距離或爬坡挑戰,循序漸進的適應都是必須的。惠忠哥舉例,在挑戰當天,不乏有車友貿然陪騎,結果在台中就出現拉傷的狀況,不得不提前下馬。他也建議大家,如果想要複製柯P,也應該擬定一套扎實的訓練計劃,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三、冬季順風騎 休息勤補給
冬季,肯定是長距離挑戰的好時節!借助東北季風的力量,柯P前300公里的平均時速,都能維持在30公里以上;過台南後,受人潮與交通號誌影響,尚能維持在20公里左右。不過,即便當天氣候涼爽,挑戰途中仍安排16個休息點,在稍事休息之際,也攝取必要的補給品,包含香蕉、能量棒與補給飲料,提供踩踏的能量轉換,並適時補充流失的水分。只有在中午吃便當的時候,停留較長的時間。避免挑燈夜戰,原則上,趕路還是長距離挑戰的當務之急。
小知識:惠忠哥建議車友,補給點應採少量、多次的原則安排。假如你不想要和柯P一樣,每20~30公里停留一次,至少應以50公里為設定,適時為自己的挑戰安排適當的緩衝。
四、著重舒適與踩踏效率的改裝
有熟悉路線的車友為他領航,是柯P成功完成挑戰的優勢所在。不過市長畢竟沒有職業的身手,無法達到高速輪車的破風效應,倘若冒然嘗試,反而徒增摔車的風險,因此整趟旅程當中,還是以獨騎的姿態為主。此外,車店選配的45mm的Zipp 303高框板輪與PRIME ON ROAD RUBBER MEN硬底鞋,都為踩踏的效率加分,換上Santini MAGO魔哥吊帶短褲,則為騎乘增添舒適性。不過,受限平把公路車只有平把、小牛角兩個把位可供選擇,反映了挑戰完成後,柯P手部出現痠、麻的現象。惠忠哥提醒我們,無論是雙手的抓握或坐墊上的重心,都應該適時變化,能有效減緩長距離運動的不適感。
小知識:過高的輪框不利於抵抗側風,一日北高尚不明顯,不過假如進階到雙塔的挑戰,建議選擇50mm框高以下的輪組,才不會被落山風吹著跑。
五、交通食宿的預先安排
最後,因為一般車友沒有專業的後勤團隊,在勇於挑戰之餘,別忘了先練就換胎的技術,避免途中求救無門而鎩羽而歸。惠忠哥也提醒我們,結伴同行,是長距離挑戰最好的方式。出發前,也別忘了先為自己預定好通勤的車輛或住宿,像這種超長時間的挑戰,預先準備能避免突發狀況,也不會半夜陷入投宿無門的窘境。
假如你想要挑戰市長的雙城計劃,不妨參考柯P對於雙城挑戰的準備工作,相信能從中有所斬獲。不過,從近距離相處的這段時間感受,惠忠哥強調:「市長傳達的訊息不在於大家要和他一樣,他想告訴大家的是,自己的夢想看似不可能也能達成,你也一定可以完成你的夢想。」也許成功的機會渺茫,但有心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會想到,曾經有這麼一個歐吉桑,在全世界都不相信他的時候,堅持他的夢想不曾妥協過。
那麼,你/妳心目中那一件瘋狂的事情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