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數天大雨,懷著忐忑的心來到大山站,感謝上蒼體恤我們滿腔的熱血,在大雨之間為我們隔開7個小時的空檔,讓這群有心的單車人得以一路拜訪平埔族的石滬、日俄戰爭的遺跡、寮港夜舟、百年的日式車站、遺世獨立的老街、見證歷史的老隧道、台日混搭的神社等,在春寒陡峭的濕寒中,騎閱舊海線的燦爛時光!
大山腳驛的舊時光
1922年海線鐵路開通,大山腳驛(大山站舊名)是其中一站,海線的許多車站都是採用同一張設計圖,站體幾乎一模一樣。經過近百年,目前只剩談文、大山、新埔、日南,這4個木造車站還維持原樣,孤寂的身影默默地述說著流逝的燦爛時光。
早期後龍及造橋盛產相思樹,木炭產業興盛,談文瓦窯林立,這些木炭與紅瓦都經大山、談文車站轉運全省販賣。從文化部台灣社區通50年代的照片可以對比大山站的繁華歲月,90多年歷史的站體幾乎沒有改變。不要誤會了,以下這張是剛拍的。
這次旅行與海線鐵路的開發有很深的關係,所以先與車友們複習一下台灣的鐵道建設沿革,在公路與汽車發達之前,各式的鐵道系統曾經是台灣主要的交通系統。從以下這張日治時期的「竹南彰化間線路略圖」(擷取自1934年的「臺灣鐵道旅行案內」)就可知道, 當時的鐵道系統遠比今日複雜。
海線鐵路在開通初期稱為海岸線,從下面這張大山腳驛的車資表(擷取自1944年的臺灣鐵道旅客運賃表)可以知道,海線後來取代原來的山線成為縱貫線的一部份,而山線反而改稱台中線了。
好,把目光轉回到大山站,先欣賞一下這座老車站,木造的白色牆體,搭配灰色的魚鱗板屋瓦,木欄杆、牛眼窗、丹字等候欄杆、木格玻璃窗等,處處流淌著濃濃的日式風味。最特殊的是牆體,以編竹夾泥牆與雨淋板為內牆與外牆構造,編竹夾泥牆內是以竹子、泥土、稻草、與石灰攪拌而成。
在車站內看到一件老物,請猜猜看用途為何?
對照一下大小,先不要拜Google喔!
再看月台,波浪包覆式候車亭,表現當地的特徵,還有磁磚拼貼大山站名,也是許久不見的工法。
海線鐵路開通後,不少人從驛手一路做到站長,一生堅守崗位,職人精神令人敬佩。有一次我們從新竹騎到大山站時,飲水用盡,向唯一的員工、也是站長求救,站長很熱情的邀請我們用茶,開水不夠補充,馬上又燒了一壺給我們,在這個遠離核心的地方,我們感受到台灣社會最寶貴的人情味,與日漸消失的職人精神。
離開大山站,往海邊騎,可以觀察到海岸階地的地形,大山舊名大山腳,有一說,這名稱是因海岸階地被侵蝕成類似腳趾狀而得名。
罕見的平埔族遺跡 - 合歡石滬
1717年的諸羅縣志有後壠港的記載:「雙溪奔流西入海,海勢吞溪溪氣餒,銀濤翻逐綠波迴,遂使溪流忽然改,番丁日暮候潮歸,竹箭穿魚二尺肥,少婦家中藏米酒,共夫倒酌夜爐圍,得魚勝得獐與鹿,遭遭送去頭家屋」。「雙溪奔流西入海」,指的是中港溪與後龍溪,「番丁」是平埔族人,也就是最早在此形成聚落的平埔族群道卡斯族,他們是石滬砌築者。當時的漁滬比現存的簡單,呈ㄇ字型,沒有排水口,退潮後滬內的水量還很多,魚隻不易撈捕,只能用竹箭射捕。
隨著漢人移入,石滬所有權漸漸流落漢人手中,根據苗栗縣文化局的資料,目前可考證的最早期資料是一張漢人和平埔族人的買賣契約書,這張契約立於乾隆47年(西元1782年),當年是用佛銀(墨西哥幣)八大圓讓渡。我把那張契約書展示給車友看(不好意思,舊照的版權不清,無法公開提供,有興趣的朋友請拜Google大神),車友們看了那張契約書的數位版後,都與我一樣有疑問,為何當時是用墨西哥幣交易?
先民建造石滬考量的地理條件有4點: (一)海岸延伸出去的傾斜度不宜過大。 (二)底部地質必須堅硬。 (三)附近需有構築的石頭。 (四) 潮間帶遼闊、海域潮差須適宜。苗栗最多曾有23座石滬,至今僅存母乃、合歡二座。通常一座石滬由數戶人家合力興建,依分配時間捕撈,舊時一天可有數千斤的漁獲。
全球只有台灣、日本、琉球、及南太平洋部份珊瑚礁群島有石滬,澎湖擁有全台灣最多的石滬,猜猜看,最多時大約有多少座?
一碧萬頃 外埔海堤
沿著海岸往南,外埔漁港旁的海堤是電影練習曲取景的地方。
爬上海堤,先來一張團體照。
騎在寬約3公尺的海堤上,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乘風貼地翱翔,遠眺白沙屯的風車景觀。
天地悠悠,潮起潮落,紅塵滾滾,幾人看透。
同興老街
離開主線來到龍港車站旁的同光國小,為的是國小旁一條神隱的「同興老街」。龍港與同興老街是後龍發展的重要據點,清領時期是兩岸通商要港,與廈門、泉州、汕頭直航,也與安平、淡水、基隆等港口貿易,泊船不計其數,是中部濱海各地貨物集散中心,當時車水馬龍,帆檣林立,夜間燈火通明,「寮港歸舟」是昔日苗栗勝景。 公司寮港最繁榮的地帶就在同興老街,不只是商業街、也是煙花巷,所以舊稱「番婆溝巷」。
老街寂靜,一片樹葉掉下來都可以驚動旅人。清一色的紅磚建築、拱型的門廊,整條街散發著淒涼又優雅的美感,鏤空的隔牆、漆面剝落的木門與木窗、還有那曾經意氣風發的商號,都一再地把旅人拉進舊日的繁華中。
有一棟老屋的門廊前放有2塊大石,一旁寫著「大樹下的兩顆御石」,其中一顆,地方相傳是嘉慶君從台中大甲北上,途經同興老街時歇腳的御石。
地方上也流傳,清皇帝微服遊台時,在此遇盜匪,有番王救駕。番王眉粗黑相連,人稱一眉王,救駕後因語言不通,只能猛拍皇帝前胸,要其安心,皇帝誤以為番王喜歡龍袍,就將龍袍賜給番王。後來,番王每遇官員經過,就著龍袍炫耀,文武官員皆跪地爬行,番王還在路上撒糞便,官員忍臭跪行。查閱1898年的台灣堡圖,公司寮庄旁確實有烏眉庄,不知是否就是一眉王的部落!
來到同興老街,大家也跟著安靜許多,因為,一直舉著雙手拼命拍照!
看,這洗石子雕出來的門額多美!
再看這老宅,平實中有韻味!(注意那有意思的門聯,您認得幾個字?)
與世居同興老街的耆老聊天,他目前已經80多歲了,從他曾祖父時就住在這裡(我心裡算著,哇,那就是160年以上了),耆老指著家對面,那些傾頹的屋舍也歸他們家族。再指著同光國小,國小有一部份的地也是他們捐獻的。可見他們是很早來的開墾者。與耆老聊開了,他說要開隔壁的老屋給我們參觀,實在太有人情味了。
老屋內維持著傳統閩式街屋的格局,前廳上方是木板架空的半樓,主要做為儲存空間,目前只剩橫樑。
屋內還有許多老裝飾與老家具,甚至還有近百年的老床!
目前這裡還住著8戶人家,好幾家的樓房都維護的不錯。另外兩戶的阿嬸也邀請我們進去看看他們家。傳統的櫃子精美到令人讚嘆。
古早的秤,新人類應該沒看過了。
老式櫥櫃。
竹藍。
酒甕。
還有這個做生意用的老櫃子,下方存放貨物,上方還有投錢孔。
磨臼,猜猜看,以前操作磨臼是男人還是女人的差事?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