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協力-小樹自轉車
近年來自行車運動不斷在科學與數據上精進,不管是訓練或是器材都不斷朝著科學與數據發展,就連車手的騎乘姿勢也成了關鍵之一,騎乘姿勢除了影響車手的表現,也左右了運動傷害的發生率。今天筆者就親自拜訪台中相當有名的小樹自轉車,體驗專業fitting並花了兩個月的時間騎乘,感受新舊騎姿的差異。
Step 1. 詢問與觀察
在Fitting開始前,小樹會先將車子架上訓練台
從各個角度觀察踩踏狀況,並詢問騎乘者有哪些身體狀況,以及騎乘時疼痛或不適的部位
Step 2. 身體評估
結束第一步驟後,小樹會要求騎士下車,並脫下卡鞋,躺上按摩床,進行一系列的身體評估,包括長短腳的測試、骨盆位置、肌肉緊繃程度、柔軟度測試、疼痛點評估、肌力測試等多種專業的身體評估。
躺上按摩床,進行一系列的身體評估
圖中正在測試肌肉的緊繃程度
透過前彎檢視身體的柔軟度
Step 3. 扣片位置調整
結束一系列的身體評估後,小樹會先從扣片的位置開始調整
Step 4. 感測點監控
上車後會在身上貼上感應器,並連結電腦進行騎姿的分析
踩踏時的各種角度,會傳送至電腦進行分析
Step 5. 調整與回饋
小樹會根據騎乘者的狀況調整車輛,並細心解釋調整的原因,騎乘者也可以立即把身體的感受回饋給Fitter
筆者在這之前就有在其他車店進行過Fitting,但這次的Fitting是我做過最細心的一次,光是身體狀況的評估就必須花上1小時左右,身體評估除了提供後續調整的參考外,也透過這次的身體評估了解身體目前的狀況,小樹會在評估時給予一些建議。
擁有豐富生理學知識的小樹,給了我不少建議,包括較弱肌群的強化,以及緊繃肌肉的放鬆方式等多種建議,這是在一般車店無法得到的訊息,有了身體評估後也讓調整更有依據,而非利用量角器測量個關節的角度,單看數字調整可能無法符合所有騎士的身體狀況,這次的調整大致有四個地方。
1.扣片位置稍微後移
2.坐墊前推2mm
3.龍頭加長1cm
4.座高降低2mm
這次主要調整了四個部分,也歷經兩個月的騎乘感受,扣片的位置在一調整完就非常有感覺,尤其是在重踩時,明顯感受到出力更直接,龍頭加長後,一開始覺得不太習慣,但適應後反而覺得身體延展出去,腰部也感覺比較放鬆。也在調整並適應後,原先不適的地方也有得到緩解,騎乘上有不適的車友,或許可以考慮做一次Fitting,檢視人車間的狀況,不只可以讓你騎得更快,還能避免運動傷害騎得更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