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距離挑戰除了體力、耐力和一顆歡樂的心之外還有什麼要注意到的呢?除了自己本身,當然少不了許多必備、加分的裝備來幫助我們順利達完成長程的旅行囉!
上一篇我們討論過長途旅行的路線選擇,接下來要繼續我們的行前準備部分─裝備篇啦,趕快清點看看有沒有少了什麼吧!
延伸閱讀:雙塔?環島? 長途騎乘的備戰─路線篇
人身部品
•車衣車褲
以人身部品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車衣車褲啦!車衣應挑選透氣排汗,具有彈性的材質,為了減低風阻,尺寸上也應該挑選合身穿著舒適的款式。至於車褲就更為重要了,為避免長時間騎乘變成爛屁股,一定要挑選擁有緩衝內裡的車褲,當然基本的透氣排汗功能也不能少啦!怕熱、怕曬的朋友記得要多帶上袖套或腿套喔!
有緩衝墊內裡的車褲
•雨衣/風衣
長途騎乘不免會遇到天氣和氣溫的變化,除了帶件雨衣之外,一件可以擋風遮雨的輕薄風衣是非常實用的選擇,想要收納更方便也可以選擇風衣背心,若是在冬天等氣溫較低的情況下,就會需要選擇有保暖功能的風衣外套。
能擋風遮雨的風衣外套
•安全帽
安全第一,騎車要戴安全帽已經是基本中的基本了,佩帶安全帽時,安全帽前端應下壓與眉毛對齊,不要露出額頭才正確喔!容易流汗的朋友可以再使用頭巾或小帽,對整理頭髮也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聽說飯店裡的浴帽好像也是個另類的好用小物,方便攜帶又能防水還不用錢。
安全帽是基本中的基本
•手套
手套有吸震、防滑的功能,不只能有效的吸收傳到手部的能量,也能增加摩擦力讓雙手更容易輕鬆的握緊手把,對於長時間騎乘來說可以減低手部的負擔。
好用的手套
•風鏡
風鏡除了能擋風沙、飛蟲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抗強光、紫外線,長途騎乘會需要經過各種天氣和日照的狀況,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配戴有變色片功能的風鏡,才不會到了晚上就黑得看不到啦~
有變色片功能的風鏡
車上配件
•前後燈
燈絕對是騎乘的必備配件,不管短程長程,為了安全,車上一定要裝置前後燈。前燈主要是照明功能,但為因應長途騎乘,最好選擇有防水功能、可以替換電池或是有USB充電孔可以用行動電源充電的前燈,避免因為受到氣候影響損壞、半路沒電造成危險。
選擇具有防水功能的前燈
後燈主要就是警示功能作用,主要用意在於警示周邊的人告知你的存在。現在也有些車燈是可以裝置在安全帽上的,可以依造自身需求去做選購。
後警示燈
有些前燈也可以裝置在安全帽上
•水壺
補水的重要性相信大家已經聽到耳朵長繭啦!一般來說車身上都會裝置兩個水壺架,就算一個不裝水,也可以放運動飲料等等的飲品。
一般自行車上都會裝置兩個水壺架
•車包
長途騎乘免不了要戴上比平常多幾倍的東西,雖然現在也有專為自行車設計的後背包,有特別設計安全帽空間、工具空間、背帶調整功能,還針對騎乘時的姿勢特別做設計。但是東西當然還是能不放在身上,放在車上最好啦!
常見的上管包通常會拿來放置一些補給品、電池、手機、錢包等等比較重要的東西。這樣就不需要把所有東西都放在身上或者背包裡,讓單車來幫你負擔一些重量,上管包是非常方便的裝備之一。
上管包
另外座墊包我們通常都用來放一些小工具、備胎、維修用工具等等東西。
座墊包
維修工具
雖然台灣幾乎各地都能找得到車店,但是長途騎乘一定要在身上帶些基本的維修工具,像是備胎、挖胎棒等補胎工具和打氣桶等等,也要懂一些基本的維修技巧,這樣才可以在出問題的時候自己處理,畢竟誰也沒辦法保證是在大都市內破胎還是在偏鄉的山區破胎嘛!現在也有出小巧的工具包,能方便攜帶一些基本的維修工具。
多功能工具包
各式工具藏在裡頭
出發前檢視車輛狀況
在長途旅行中,車輛最容易發生故障的部份有三:輪胎、煞車及變速器。出發前,應該先檢查車輛狀況。
1.輪胎:觀察胎紋是否清楚、胎壓是否正常且充氣是否足夠
2.輪圈:轉動時是否有變形
3.煞車:檢視煞車線是否順暢,騎行時以兩手同時按壓煞車的方式檢查煞車力道
4.變速:可以一次變換一個檔位,檢視變速是否順暢
5.鍊條:保持清潔狀態,可上潤滑油或鍊條蠟
6.坐墊:調整適當位置,檢視螺絲是否鎖緊,坐墊應與地面平行
7.把手:保持適當位置,檢視螺絲是否鎖緊
8.車頭:檢視是否固定,前輪是否與龍頭呈居中位置
9.踏板:旋轉是否順暢
10.車燈:是否固定,亮度清楚可辨
長途騎乘很容易遇到氣候和地形變化較劇烈的狀況,一定要依照路線氣候和地形的不同準備適宜的服裝和配備,並模擬可能碰到的狀況去做準備,在台灣騎長途算是非常方便,因為沿路可能會有很多商家和24小時的便利商店,但還是不能大意,要預防狀況發生得先做好萬全準備,才能愉快順利的完成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