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協力:SCOTT、Specialized台中概念店、單車喜客大墩店
公路車運動專用的卡鞋,和其他運動穿的布鞋大有不同,卡鞋的鞋底堅硬,高檔的卡鞋更是以碳纖製作,廠商以公定的邵氏硬度作為依據,搭配自家的硬度指數分析,強調不同等級卡鞋底的堅硬程度。反觀一般布鞋使用軟的橡膠,會將力量吸收掉,透過穿上硬底子的卡鞋傳導,讓腿力可以完整輸出到踏板,當花費一樣的力氣,可以騎得更快更有力。
另外卡鞋的鞋底會鎖上扣片,這塊扣片就是要用來跟卡踏卡合的裝置。有關不同卡踏的特色,單車時代之前也有專文介紹,今天我們就把目光聚焦在市面常見的卡鞋品牌上,從幾雙高階鞋款的設計,看出不同品牌所著重的部分。
延伸閱讀:
SHIMANO
SHIMANO的高階車鞋S-PHYRE RC9
SHIMANO的高階車鞋S-PHYRE RC9,2016年推出時,首次以兩顆BOA調整旋鈕和交叉繞線,穿脫可以微調放鬆跟微調旋緊,以及一次放鬆,打造多樣的調整性,是很大的突破。鞋身大面積的排汗孔洞設計、高鞋跟的扎實包覆、鞋底採用整片最高硬度的碳纖底都是亮點。得益於SHIMANO的高市佔率,鞋子碰到什麼問題都可以方便向車店詢問,綜合這些的優點,整體而言SHIMANO的卡鞋正如他在自行車市場上的全面性。
《SHIMANO S-PHYRE RC9》 小檔案
鞋重:243g(尺寸 42)
鞋面材質:整片式合成皮革
寬/窄楦頭:無
鞋底:複合式碳纖維
底部大面積的純碳纖材質,做出硬度和強度
大範圍、高鞋跟的包覆設計
RC9鞋墊有紅、黃兩種不同足弓高度的墊塊,方便個人依腳型調整
SCOTT
外觀配色亮眼的SCOTT ROAD RC
SCOTT的高階款卡鞋,在整體的車縫線和視覺感上下了許多功夫,以ROAD RC為例,鞋面材質以透氣為第一考量,BOA旋鈕順著整個鞋身做設計,前轉轉緊、後轉放鬆的交叉繞線設計。鞋舌部分使用彈性布,相較於常見的皮質,前腳掌在踩踏時的舒適度較好。整體而言SCOTT所重視的是鞋子的外觀美感與內在功能融合。
而SCOTT不管是哪一個等級的鞋款,皆有可以拆卸的鞋墊,是他們引以為傲的標準配備,讓不同腳型的車友可以調整,舒適度大大加分。
《SCOTT ROAD RC》小檔案
鞋重:245g(尺寸42)
鞋面材質:一體式合成皮革
窄/寬楦頭分別:無
鞋底:SCOTT HMX碳纖材質
內側以黑色配色
配備兩顆BOA旋鈕
鞋面的透氣孔洞
鞋底為自家的碳纖配料
後跟為鞋面包覆的車工處
SCOTT的車鞋楦頭較寬,前腳板寬的車友可嘗試看看
SCOTT引以為傲的標配—可拆換的鞋墊
Specialized
S-Works 7公路車鞋,沒有分男女鞋款,試穿時建議不要留空隙,找到完全服貼的尺寸
S-Works 7公路車鞋並沒有男女鞋款之分,黑色款為寬楦頭的款式。鞋底是以自家的騎士優先科技打造的強硬碳纖維,與鞋面熔合接縫,企圖做出簡潔線條和能夠服貼腳型的曲線。以獨特CNC工法製造的鋁合金材質BOA S3-Snap旋鈕,有別於其他品牌的使用,是以直接轉緊或放鬆的方式穿脫,整體而言Specialized重視卡鞋的輕量洗鍊,讓人身部品也契合品牌形象。
《S-Works 7》小檔案
鞋重:224g (尺寸42)
鞋面材質:航太科技的DyneemaTM材質
寬/窄楦頭:有
鞋底:FACT PowerlineTM 碳纖維
獨家鋁合金材質的BOA旋鈕,是少數高階鞋款使用直接旋緊、放鬆的設計
黑色款的S-Works 7為寬楦版
鞋跟的止滑結構可以提升穩固性
FACT PowerlineTM 碳纖維底,前端還有鏤空設計
符合人體工學的鞋墊,減少踩踏時的受傷機會
SIDI
SIDI SHOT卡鞋許多部位都可以更換零件
SIDI高階的鞋款SIDI SHOT,包括鞋跟的緊迫系統、後跟底部等零件都可以更換,延長卡鞋的使用年限。新的旋鈕系統,很特別的設計在腳背上,旋轉時一體性收合,包覆性平均,需要鬆開則上下同時按壓。腳後跟的緊迫調節設計,當卡鞋穿久了覺得後面有點鬆,可以用一字起再轉緊,整體而言SIDI相當重視卡鞋的實用及調整性。
《SIDI SHOT》小檔案
鞋重:287g(尺寸42)
鞋面材質:義大利手工鞋面
寬/窄楦頭:無
鞋底:專利碳纖維
新一代的旋鈕設計在中間,包覆感更均衡
後跟有個調節系統設計,可以變更緊度
後跟底部的部件也能更換
也可更換SIDI自家不同高度需求的鞋墊
找到一雙合腳的卡鞋非常重要,在試穿的當下,得確認腳掌前後的長度,接著看鞋型的寬窄是否合適,楦頭位置有沒有受到擠壓,如此可以判斷這雙鞋的版型與你的腳型是否契合。雖然外型有沒有愛很重要,但穿上卡鞋動輒騎車2~3個小時以上,不厭其煩地多多試穿,才能找到內外兼具的絕配卡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