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中美貿易大戰 台灣組車廠的春天將至?

台灣、美國、中國 各國品牌選擇不同代工 牽連極為複雜


發布時間:Oct 06,2018 12:00 作者: Jay

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台灣,是全球自行車和自行車零件供應的中心,長久經營下來的完整供應鏈,品牌、工廠、研發等等各司其職,打造出各式各樣深受車友喜愛的產品。然而近兩年國際貿易大戰的火,已然延燒至自行車產業,在關稅影響下,大廠紛紛調整出口產地,以多地生產支援,因應這波貿易戰的衝擊。而美國是自行車產業最重要的出口市場之一,對設廠在中國的台灣自行車廠商而言,將美國訂單轉到台灣廠生產,或許可以避開美國反傾銷稅,但台灣生產成本相對較高,多少會影響出口成本。

 

另一方面根據People For Bike(相當於台灣的自行車外貿協會)的調查,有94%的美國品牌,在中國進行代工生產,因此在影響層面極廣的中美貿易戰下,事實上這些美國品牌受到極大衝擊。此外如上述,因為中國組車場的價格優勢不再,使得台灣過去的組車場實力,或是東南亞地區低廉的成本,成為了自行車生產的熱區。

 


中美貿易戰爭下,台灣組車場即將回春嗎?

 

 

台灣身為自行車強國,一直以來處在業界生產與製造的主戰場,中美貿易打得火熱,究竟對台灣和中國的廠商而言,這場貿易大戰他們如何看待?又企圖從這樣嚴峻的局勢中走出什麼新路呢?來聽聽這些有實力的車廠怎麼說。

 

愛地雅工業

 

愛地雅的亞洲區負責人何宥甫不諱言,為了對抗貿易重稅,最近很夯的電動車,年初已經把一部分中國的訂單移回台灣組裝。目前也有在考慮把更多高階零件的組裝移回台灣,他綜合並分享業界朋友的想法,認為所謂台灣組車廠的春天?他抱持保留的態度,因為車架的生產需要大規模廠房,要在東南亞國家達成大量產能並不容易,因此雖然台灣的組裝廠春天來了,但要長期抓住新的遊戲規則,仍需要實力和洞察力。

 


愛地雅的亞洲區負責人何宥甫

 

 

對愛地雅來說並不樂見關稅的成長,因為那勢必會反映在車價上,自行車變貴,買的人就會變少。身為美國公司的他們,主要的客戶來自美國本土,在時間和成本都來不及應對貿易戰的情況下,今明兩年的美國市場是動盪的。

 

值得慶幸的是,他們樂見的自行車相關的騎乘安全配件,如車燈、安全帽已經不在此次的貿易稅則中。對美國自行車通路銷售,更有幫助的應該是降低免稅限額800美元的政策,降低免稅門檻可以成為打擊仿冒者的利器。因為許多仿冒品或水貨都是透過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模式進入市場,這樣的做法,也能提高稅收,同時可以保障品牌商與通路商繼續維持良好的供需情況,使得過去努力經營的市場更加成熟,而非如今必須面對全面的調漲價格,流失更多消費者與市場機會。

 

愛地雅的研發位於美國和台灣,不斷推動自行車創意的實力他們是有的,如今要面對的難題,是在價格戰的情況下,他們並不是大鯊魚,如何在暗潮洶湧的海洋中生存?

 

天騰動力

 

中國武漢天騰動力科技的總經理劉罕受訪表示,的確從去年開始中美貿易的熱戰,中國組車場的競爭力被削弱,使得各廠對未來的發展抱持著悲觀態度。不過劉軍也直言,他認爲這個現象某種層面上也是對中國企業長期惡性競爭的懲罰,在價格的亂戰下,全球市場都被影響,既然傷害到了他國利益,貿易戰會擊出重鎚,也是競爭下的正常行為。

 


中國武漢天騰動力科技總經理劉罕

 

 

對專門製造電動車馬達的天騰來說,整個反傾銷關稅的策略,對他們馬達的製造與供應影響不大。主因是反傾銷所對抗的是整車內所包含的零件比例,這方面就要談到”非規避調查“。

 

”非規避調查“簡而言之是針對整車零件的來源比例管控,規範有多少零件來自於反傾銷國。劉軍進一步解釋了6:4比,如果有零件超過60%來自於中國,就會被認定為規避行為,因此對組車場來說,要選擇哪些廠牌的零件就必須慎重,其確切的影響點在此。

 


專注製造電動車馬達的天騰動力

 

 

他認為回到問題的癥結點,仍在於中國的生產力太強,搶佔到歐美國家的利益,強權各出其招後所演變成如今戰局。身為中資企業,與其怨嘆局勢,不如思考自己企業的強項在哪,突進以自救。較為迂迴的戰術,可以尋找中國以外的設廠點,複製過去的盈利模式,不過能走這步棋,需要建立在公司的資本夠雄厚。以長遠角度來說,中國企業在這樣的劣勢下,強者更強的狀況可能發生,促使極少數有實力的企業升級轉型。

 

對天騰動力科技來說,他們專注在單一產品的研發,特別是電動車這個新興市場,他們正專注於展現中國的設計質量。

 

 等待春天?

 

綜合了台灣、美國、中國廠商的立場和看法,美國祭出貿易關稅的策略,最直接的目的是把錢和工作機會都帶回美國,但在自行車產業,不同國家品牌選擇不同地區代工的模式行之有年,牽連與影響極為複雜。對中小型的車廠來說,沒有大把資金能夠開拓中國以外的新廠區,短期或許可以期待的更多訂單轉回台灣,台灣完整的供應鏈也可以對抗”非規避調查“的零件比例。而真正有機會的是原本就佈局東南亞,有夠重資本投資的大廠,春天將至?多數車廠選擇觀望再觀望,畢竟商場上的事,誰能說準呢。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