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連結:https://koukouphoto.blogspot.com/2018/10/rotd.html
延伸閱讀:
終於來到了人身部品的部分!
說真的騎車時的舒適度除了車子之外,車衣的搭配好壞影響程度之大。
夏天就算了,冬天時我可不想半路被冷爆在日本的山頭。
材質的好壞,重量、透氣、防雨等都是考量的重點。
Atlas 2018ss冬季系列
就先從我的好朋友Atlas說起吧,atlas 剛好在這時間推出了2018SS的秋冬款,順理成章的離小碧潭門市不遠的我,就計畫去店內直接跑一趟。
這次我挑選了兩樣新品。
左上黑色的車衣,為防水款,專門為了0~6度的氣候環境下設計,
裡面需要套一件底衫或短車衣去做為搭配,是這次我覺得我這次行程的必備款。
這季新的長袖車衣有分刷毛與非刷毛款,我最後選擇了非刷毛款。
因為10、11月的日本平地其實有時並沒有冷到見骨,
所以搭配非刷毛款的長車衣,利用洋蔥式穿法可以有更多的彈性去為氣溫適應。
手套雖然不是這季的,但我一樣挑選了一薄一厚的手套
其實台灣冬季騎車時就滿需要一雙長指手套,而右邊厚的版本可以拿來應付大山氣候。
會兩雙都買的情況,除了彈性使用之外,另一點這兩雙手套都設計的很好看啊啊啊!
0~6度的防水款車衣內層,內層摸起來相當的舒服。台灣還不夠寒冷,所以實際的透氣度如何,我想就只能到日本實測了
以往在台灣冬季可以用短車褲+腿套的方式去搭,但日本真的比台灣冷,尤其騎經大山的話,長刷毛車褲一定是必備款
Pedal ED
除了Atlas之外,我還準備了一套pedal ed的短車褲作為交替使用。
原因跟車衣一樣,為了有點彈性我沒有準備兩件長車褲,一來是回台灣後長車褲用到的機率也會降低,既然都要花錢了,只要兩個月實在是太可惜。
採用萊卡材質的Heiko車褲,穿上的瞬間就感受到他的柔軟彈性,
讓我瞬間後悔走進車店試穿這件事.......
也順便添購利於搭配的刷毛腿套和美麗諾底衫、羊毛襪。
這些裝備在回台灣之後還能有一定的發揮空間,尤其短車褲又是最常使用的單品。
Pacific and Co.襪子
原因是這襪子實在是太漂亮了,加上現在又有終極優惠,只好買了。
車衣就那二件在輪,實在是太枯燥乏味,
所以買幾雙襪子來改變每天的心情也是很棒的旅行單品。
Pedal ED的刷毛腿套,沒有矽膠的設計,布料材質讓我穿脫快速,買
有穿過那種要穿個老半天的腿套之後,我就很討厭穿腿套....但這組只能說太好穿了。
剩下的多半是搭配原有自已的OUTDOOR單品,因為這趟除了騎車還會安排一些健行行程,這最時間就可以清洗車衣褲,而換上自已的休閒/健行裝。
Arc'teryx atom lt hoody化纖外套是我幾年前買的,值到現在還是我冬季常備的外套。
原因是超輕超棒的壓縮性,比較冷的時候還可以當中層穿,外頭再加一件薄的防風外套即可鎖住熱能。
The north face dryvent防水風衣則是適合應付下雨的騎乘以及做為atom lt hoody的外層使用。
Black Yak彈性合身褲,是在店家出清時購買的,好穿合身有型,材質應該是有做到防潑水的效果。
剩下的太雜就在最下面直接列清單了
如果有一堆電子產品的話,延長線也勢必要備著
好用的快拆桿,能用在架手機、gopro、相機。
鯊魚夾則只是快速架設在車上使用,另外我還有攜帶一個胸前綁帶讓gopro能更加穩固。
背包:Mystery ranch coulee25,騎車旅行最好的背包就是什麼都不背...
但說真的這次因為自已有相機要帶,又有一些健行行程,沒帶背包實在是不可能。
我要在重量、保護性、快取性、背負系統做一個取捨。
四個彈性口袋能彈性放置一些東西,上頭的綁帶能固定住安全帽。
25L大概也是騎車舒適度的極限...,再多就可能損失太多舒適感。
實際效果也只能回頭再報告了。
夾層我是攜帶了自已原有的unicode M1攝影背包上的夾層與隔板增加對相通的保護性。
其實原有的UNICODE M1在快取與保護相機上有著不錯的性能,
能這樣彈性使用也是UNICODE當初在設計時,不浪費,多樣化組合的一環。
同事阿元贊助的Mystery ranch收納袋,又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在這說聲謝謝啦!
收納袋我拿來裝一堆充電傳輸線,原因還是在我的3C產品有點多,
這種收納袋基本上也是未來旅行必備的東西,至於牌子我是覺得都可以,
但如果是Mystery ranch的收納袋只能說爽度就不同。
最後我再附掛了一組unicdoe配件小包,裡面放了一些優碘、抗菌綿花棒、紗布、透氣膠帶,做為急救包的概念,上個月經歷了人生第一次較嚴重的摔車後,我覺得這個非準備不可。
當然我還在思考是否還要帶些常備藥品...
最後來到了打包,就是日本上火車時的「輪行」打包的測試
原本擔心,裝了前叉側帶會裝不下,但好險只要拆一邊前側袋就行。
沒有座墊套就用Evoc背包雨袋來包起,連同尾翼包一同包住,再把拆掉的前叉側帶的綁帶拿來綁,整個超級完美!
畢竟這趟旅程沒有強迫自已要騎完全程,而是騎想騎的地方就好,
有些沒興趣的地點就會跳過。
時間金錢有限,我的目的不是四極點也不是最北到最南,而是做自已最想做的事而已。
最後是合體完後的車體
最後一天能打這篇文章,也代表事情都準備的差不多了
實際上長征的行程還真的很麻煩。
從存錢開始,到公司留職停薪,裝備的功課與購買、測試,還有保險、網路、skype、跑銀行、行程的功課哩哩叩叩一大堆、能走到這步,真心覺得旅程早就開始了...
加上一個半月前的摔車,讓我充滿了各種精神與體力上的疲勞。
荷包也摔破了不少XDDDD
但現在我可以說,我要出發了!
內心果然還是興奮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