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感受北國初冬 日本長野新潟單車遊記(下)

日本傳統秘境民宿與立山黑部體驗遊


發布時間:Feb 10,2019 12:00 作者: 單車時代

資料來源:Landy Hsu

 

前續:感受北國初冬 日本長野新潟單車遊記(上)

Day 3:渋溫泉→飯綱町→斑尾高原→戶隱奧社→長野市祕境民宿

 

前一晚氣象預報今天將是陰雨天氣,但是我們早上出發之後,陽光竟然賞臉,因此我們依照計畫前往飯綱町,與今天要加入我們同行的領騎達人─新井先生會合。與新井先生曾在2017年的山梨縣八岳Gran Fondo挑戰活動中同行;他同時也是長野縣單車地圖的繪製者。

 

今天上午的路線是繞行野尻湖西側、位於長野/新潟縣境的斑尾高原。開始騎乘不到十分鐘,就來到「斑尾農場」這家St. Cousair農場兼酒莊。長野縣盛產蘋果(我們說台灣人較熟知的日本蘋果來自青森,長野當地人還不太服氣…)農場附設餐廳與賣店,也是主推果汁果醬和葡萄酒;在週間的這天早晨,店內竟意外地有不少外國觀光客逗留選購。

 

撇開伴手禮不談,這農場的精彩之處還是在戶外的環景視野:地處丘陵的山頭上,要是能悠閒地在室外雅座坐坐,頗有文青風哪!一回神,拍完到此一遊又要立刻出發,哈哈下次有機會再來偽文青一下。

 


早上出發不久後,便來到「斑尾農場」這家St. Cousair農場兼酒莊

 


農場附設餐廳與賣店,主推長野縣盛產的蘋果果汁果醬和葡萄酒

 

 

繼續上路,沿著60, 96, 97, 504縣道,繞行Madarao斑尾高原。楓葉季節雖然剛結束,沿途山景仍然是充滿了黃綠棕的彩色畫面,秋意十足。一路人車不多,時不時我們都還可以暫停取景拍照。繞一圈接回96線之後,再次來到野尻湖畔,但今天則是沿湖東側一路騎行。

 


繞行Madarao斑尾高原。楓葉季節雖然剛結束,沿途山景仍然是充滿了黃綠棕的彩色畫面,秋意十足

 

 

與昨天經過的西岸相比,東岸湖畔是迥然不同的景致:騎在緩坡起伏的林間小徑,兩旁是高聳而充滿蕭瑟詩意的樹景,路面則鋪陳了若干落葉-根本是拍電影的場景啊!這一段騎乘看似輕描淡寫,其實部分坡道路段還是需要相當的腳力。同行另外三位媒體朋友都是單車好手,愜意騎乘湖畔這段,令我這拿攝影當藉口、早早上了保母車的大叔好生羨慕,好想有台電動車能跟上大家XD。

 


騎在緩坡起伏的林間小徑,兩旁是高聳而充滿蕭瑟詩意的樹景,路面則鋪陳了若干落葉-根本是拍電影的場景啊!

 

 

我們先前規劃遊程時,有討論到希望能造訪一些私房的用餐或住宿點;這天中午就來到野尻湖南側、信濃町鎮上巷弄內的一家手打蕎麥麵工房「若月」。由三位婆婆掌廚的這家在地私房店,我們抵達時已過了午餐時段;雖然連同日方團隊大家都是頭一次來,但婆婆們七嘴八舌幾句寒喧,讓即使不諳日語的我們這些外來客,也很快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信濃町這附近,其實也是日本江戶時代知名俳句詩人小林一茶的故居所在;可惜對俳句沒有研究,不然倒是可以來為當下的況味附庸風雅一番哈哈。

 


野尻湖南側、信濃町鎮上巷弄內的一家手打蕎麥麵工房「若月」

 

 

餐後,摸著微凸小腹上路騎乘,往戶隱高原方向,目的地是15公里外的知名景點-戶隱奧社。我們沿著36縣道開始爬坡,北面為黑姬山、南面則是飯繩山所在的飯綱高原,仍然是一個高爾夫球場與滑雪場相當密集的度假勝地區域。進入戶隱山區,也就從信濃町進入到長野市的範圍內。

 


餐後,摸著微凸小腹上路騎乘,往戶隱高原方向,目的地是15公里外的知名景點-戶隱奧社

 

 

「戶隱奧社」其實是由五座廟宇所組成的「戶隱五社」中的本社;從長野市開車或搭巴士來到這邊,似乎是頗為熱門的一日遊行程。奧社位於山頂,從外面停車場開始步行進入參道,這兒就是知名的400年參天古木群所在;古木沿著筆直參道的兩旁高聳入雲,相當壯觀。一個月前才在台灣有兩面之緣的長野縣政府中村先生,也特別撥空前來陪同與導覽,揪感心A。

 


奧社位於山頂,這兒就是知名的400年參天古木群所在;古木沿著筆直參道的兩旁高聳入雲,相當壯觀

 

 

考量天色將晚、後續前往民宿的路段又會有陡坡上下,此外還將陸續通過戶隱其它四座寺院所在的觀光區,岔路與車流都會變多。因此我們在奧社參道散步結束後也就收了單車。乘車下山沿途還陸續看到好多在賣蕎麥麵的店家,好像肚子又開始Peko Peko了哈哈。

 

通過戶隱五社之後,路面轉趨蜿蜒,彷彿轉入另一個祕境;雖然領隊告訴我們正在往長野市的方向前進,但是我們一行台灣訪客不免開始納悶:這附近愈發不像是會有人煙的地方呀!當懷疑度升到最高點之際,司機酒井老大停了車,我們就開始在漆黑的山路上下行李。

 

沒有走錯路:下行李的原因是接下來的小路狹窄,拖車無法進出,遑論迴轉。位於長野市郊區山腰上的這家超祕境古民家農家〝まほろば〞(讀如Maholoba),就是我們預定今晚下榻的地點。號稱是此行住宿一泊二食價格最高的這家古宅客棧,從一片漆黑的山腰轉進岔路小徑後還得徒步走上一段。

 

但是大夥一進到屋內,心中的迷惑頓時消解大半:客餐廳正中央竟是如假包換的一座〝圍爐裏〞古樸炭爐!果然是一間特具古風的傳統日式民家哪!(註:圍爐裏,也有稱為地火爐,是日本北部傳統住宅中一種設置在屋內的永久性設施,它是在地板挖開一塊四方形區域並鋪上灰燼,用來燃燒柴火,主要作為暖房、料理甚至照明用途。)

 


祕境古民家農家〝まほろば〞有如假包換的一座〝圍爐裏〞古樸炭爐!果然是特具古風的傳統日式民家哪!

 

 

まほろば來自日本古文,意思是〝精彩的地方,或是一個居住的地方〞。這家民宿,郵箱設在幾百米外的山路邊,屋內沒有電視,木造古宅完全以隔扇(滑動式木門)劃分室內隔間。當我們進屋時,充滿和風的日式烤魚則已經架在圍爐裏炭火慢烤中-瞬間發現那玄關大門竟像是這漆黑山中的一道任意門,讓我們一秒轉換場景,融入這古民家的暖暖氛圍。

 

烤魚只是晚餐料理的開場白。日本很多地方在美食料理上都強調在地自產的食材;這兒不但在地,而且全是自家農園自給自足,只除了那魚,是老闆遠赴小谷村附近溪中野釣來的。大夥就座後,親切一如家人的老闆夫婦,開始逐道上菜。古民家日式料理也是盤盤碟碟,新鮮食材美味不在話下。

 


當我們進屋時,充滿和風的日式烤魚則已經架在圍爐裏炭火慢烤中

 

 

開胃菜一輪吃下來已近飽足,不料重頭戲這才開始:老闆端上來滿滿一鍋的味噌野菜香菇鍋,直接吊掛到從天花板懸垂下來的鐵鈎上,以圍爐裏內的炭火繼續加熱。拳頭般大的新鮮香菇更豪邁地直接炭烤,此刻回憶只記得是從未嚐過的多汁美味…還沒完,老闆從麵條到醬汁百分百自製的自慢料理─蕎麥麵這才上桌,食量較小的女記者終於投降!

 

房舍雖有百多年的歷史,老闆夫婦大約在十年前才接手,開始經營民宿及周邊農園。夜間,屋外是百分百的漆黑與靜諡,屋內卻有著完全跳Tone的一個存在─超級快的WiFi,難怪沒有電視竟能存活(喂!)。既然如此,酒足飯飽之餘不免要IG和Google一下。網頁上對まほろば的說明是:〝位於山林之間的獨棟古民家,周圍是信州長野的綠地。享受圍爐裏的手作田舍料理之樂,請在靜寂中體驗懷舊的日式客棧氛圍,並享用料理達人的手藝。〞

 

翌晨離開まほろば之前,帶著一期一會的心情,大夥與老闆夫婦合影後道別。我真心覺得,與其說是〝精彩的地方〞,〝一個居住的地方〞的形容更得我心。

 

Day 4:快閃小谷村胖胎車→黑部立山→加碼mont-Bell→富山

 

在最早的行程計畫中,今早原本還有一小段騎車行程「仁科三湖」,但因此行租借之單車,已於昨晚歸還車店,所以今天起不再有單車行程。因為這項調整所多出來的空檔,早上改為乘車先行前往小谷村,走訪昨天領騎新井先生的車店。

 

白馬村位於長野縣北阿爾卑斯山麓,夏天是避暑與登山勝地,冬天更是國際聞名的滑雪熱門區,小谷村則位在白馬村北邊不遠的半山腰。冬天旺季即將來臨,新井先生正在店內忙著整備Fatbike胖胎車(Surly名牌的喔),我們趁便試騎了一下胖胎車─在門前大草坪繞個兩三圈,簡直如履平地;相信在雪地上騎乘應該是別具樂趣。然後乘車沿148線一路往南行經栂池(Tsugaike),這又是另一個冬季滑雪熱區;遠望右側,谷地的另一邊是一個又一個的滑雪場,賞心悅目讓人興起冬天得再來一趟的念頭。

 

在右轉45線道往黑部之前,會陸續經過各具特色的「仁科三湖」─〝遊〞的木崎湖(露營及水上活動)、〝憩〞的中綱湖(民宿群),以及〝思索〞的青木湖(神社/露營/溫泉)。有些旅行社行程會騎這一段,但我們未作停留,從旁經過感覺風景不錯。有興趣的朋友就請參考信濃町市NAVI觀光網頁http://www.kanko-omachi.gr.jp/(也有中文頁面)囉!

 

乘車來到扇澤,這裡仍屬長野縣境內,是〝黑部立山〞旅遊路線的東端起點;如果是從西端的立山往扇澤方向走,就俗稱立山黑部。這個景點群,不少人喜歡趁四月剛開山(雪季封山暫停觀光)時搶鮮去看雪牆,五月初又是黃金週,湊熱鬧的結果都是人山人海,聽說人可以多到搭纜車要拿號碼牌排隊…除非雪牆雪景非看不可,不然夏天去(或像我們秋天去,一路有夠順)免排隊也是很讚。

 


乘車來到扇澤,這裡仍屬長野縣境內,是〝黑部立山〞旅遊路線的東端起點

 

 

黑部立山我是頭一次造訪,簡短記述一下。從扇澤站開始,將會分段搭乘各式不同的特殊交通工具前往立山(交通迷應該很可以^^)。頭一段從扇澤到黑部大壩,就是非常特別的關電隧道「Trolley bus」電氣巴士(註),行至半途即由長野進入富山縣境;隧道內僅容單向前進,但中途還設有避車區(以容許雙向會車),感覺有一整套穩健的控制系統運作著。(註:有聽說現行舊款電氣巴士將於2018年底退役、2019開山時換上新車型。)

 


從扇澤站開始,將會分段搭乘各式不同的特殊交通工具前往立山

 

 

來到黑部水庫,走在以樓梯相連的觀景台之間,黑部水壩的磅礡氣勢極具臨場感!我們運氣美麥,同時遇上放晴與水庫洩洪;一邊是波光粼粼的黑部湖、另一邊萬丈深壑則有彩虹懸空,唉,一期一會啊!

 


來到黑部水庫,走在以樓梯相連的觀景台之間,黑部水壩的磅礡氣勢極具臨場感!

 


我們運氣美麥,同時遇上放晴與水庫洩洪;一邊是波光粼粼的黑部湖、另一邊萬丈深壑則有彩虹懸空,唉,一期一會啊!

 

 

第二段從黑部湖到黑部平,換乘室內軌道式纜車「黑部Cable car」登坂爬坡,接著再換空中纜車「立山Rope way」繼續上行來到大觀峰並在此用餐。這兒也就是能遠望立山的觀景區;反正不騎車嘛,拍照拍到爽XD。第四段再次搭上立山隧道電氣巴士來到海拔2500m的室堂(就是開山時看雪牆的地點),然後乘換最後一段高原巴士,一路下山到立山站,結束開心的黑部立山一日遊。酒井大哥很厲害,稍早才在扇澤站跟他see you later,此刻又已在立山站外等候我們。好像他也有任意門^^。

 


第二段從黑部湖到黑部平,換乘室內軌道式纜車「黑部Cable car」登坂爬坡

 


立山黑部這個景點群可說是人山人海,聽說人可以多到搭纜車要拿號碼牌排隊
不想人擠人的話,可以選擇在秋末初冬之際走一遭

 

 

前往富山市途中,日方團隊特別加碼帶我們去了立山町的mont-bell Village分店。mont-bell是日本戶外活動裝備品牌,有點像是迪卡儂,而且這家店也設有自行車專區。貨色繁多不在話下,但我注意到的是,在免費索取的DM架上,竟然放著日本各縣市單車/登山路線地圖,而且都是附有坡度表的路線資料哈哈!這會兒還客氣什麼,各取一份外帶囉!

 

最後一天單車打包、機場報到等流水帳就省略了。簡短結論此行:我們以單車加拖車的4+2方式,透過在地專家規劃的特殊路線去串連了信越地區內多處代表性景點,單車騎乘強度約屬中等略偏休閒。拖車隨行的方式,讓行程的機動性提高不少,這點一方面讓我們在山區快速移動很有效率。同時,對體能較沒把握者(對,就是在講我。)也有保母車收容的彈性選項,不會有騎車壓力。

 

此外,餐飲與住宿,都展現出鮮明的Real Japan日式風味體驗─這點對於已有跟團赴日騎車經驗、期望日後跳脫制式化安排/限制的車友而言,應該會很吸睛。這回我們走的是立山接富山出境,但只需稍做調整,在非雪季就能改為走志賀高原接輕井澤、再接東京出境。日方團隊預計在2019年與台灣這邊的旅行社合作,推出正式行程。真期待哪!

 

信越地區單車遊程尚有其它選項,詳可參閱https://wannago-japan.com/tw/?cate=shinetsu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