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說好下次不哭 環台賽賽後感想(ㄧ)

環台賽中華隊以一秒之差飲恨 能否就此激起車界改革浪潮?


發布時間:Mar 22,2019 18:00 作者: Benny

從盧紹軒在台北市站穿上代表亞洲最佳車手成績的藍衫之後,整個中華隊的捍衛藍衫之旅也隨之展開。之後不管是石門水庫壩頂、苗栗仙山還是南投水里,這些過往都被來訪車隊宰制的關鍵地帶,今年總算是有不少中華隊身影穿梭其中,甚至是有一拼單站的本錢,隊友們的表現如此給力,也讓第二站後接手藍衫的馮俊凱更有信心。 一路下來全隊氣勢如虹,連帶著全台灣車迷們無不歡欣鼓舞,準備迎接又一件的亞洲藍衫到來。



從盧紹軒在台北市站穿上代表亞洲最佳車手成績的藍衫之後,整個中華隊的捍衛藍衫之旅也隨之展開

 

 

然而今年環台賽戰況激烈程度超乎想像,已經到了最後一站,有機會競爭總排冠軍的車手多達27名不說,就連過去大家甚少注意的亞洲藍衫與衝刺綠衫,到了這裡同樣是兵家必爭之地。對一路上已經付出許多心血守住藍衫的中華隊而言,到了這裡,著實是肩負著無比壓力。開賽後賽情急遽升溫,可說是近年來環台賽最慘烈的平地賽事,每一支想要搶奪,或是保衛總排成績的陣營包括中華隊,無不使盡身上所有的一切,只為了不想留下遺憾而已。

 

在燠熱的南台灣以均速將近50公里的超高強度鏖戰了180多公里,中華隊早已接下了無數次來自對手火力轟擊,仍是守得密不透風,並未讓對手有可趁之機,只剩下最後的十來公里,這場艱辛的藍衫保衛戰就可以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只是幸福快樂的童話般結局,在現實世界裡永遠難以實現,五站下來中華隊最大勁敵日本隊,雖說接連錯過兩個搶秒良機,然而第三衝刺點到來前,突然從左方衝出一列整齊劃一的搶點列車,強勢地把中華隊的陣型打散之後,同樣有競爭藍衫資格的增田成幸硬是搶在馮俊凱之前,把最後一個可以減秒的機會給搶走,戰局登時由阿凱以名次領先藍衫秒差,變成倒輸一秒,之後的終點衝刺也未能再有進帳,最後就以一秒之差飲恨。

 


馮俊凱眼見就要拿下亞洲藍衫,卻在最後的衝刺點前以一秒之差飲恨

 

 

五站連日長征,700多公里,累計了六人近100小時的努力,只因為這一秒鐘的些微差距,原本可以在終點開心慶祝的結局頓時化為泡影,心有不甘的中華隊成員們各個沈默不已,更有人激動地落下男兒淚,畢竟這是大家連日來一起奮鬥打拼的目標,怎麼會在最後一刻功虧一簣?

 


原本可以在終點開心慶祝的結局頓時化為泡影,心有不甘的中華隊成員們各個沈默不已,更有人激動地落下男兒淚

 

 

環台賽在過了終點的那一刻就已經落幕。但回想第一天盧紹軒與王景徽的大膽突圍、阿凱在角板山跟日月潭終點前努力卡位、彭源堂在石岡水壩前的單站第二、杜志濠在國境之南的逃脫之旅以及吳之皓拼命帶隊搶點,這一切好像都還是那麼清晰,彷彿五日來的熱戰都只是剛剛而已,中華隊的努力與奮鬥,為他們自己帶來了榮耀,也為台灣車迷們帶來了情感出口與新希望。

 

 




中華隊的努力與奮鬥,為他們自己帶來了榮耀,也為台灣車迷們帶來了情感出口與新希望

 

 

但,掌聲過後,中華隊的未來將何去何從?或者更深入一點的探討,台灣自行車運動會是像今年的環台賽般,在一個偶然的契機之下,逐漸感染到每一個層面,進而讓大家有追尋的目標;還是只能曇花一現,當中華隊沒有了如馮俊凱這些看板車星之後,大家的戰績不再,那麼對於比賽的關注度就如同昨日黃花般無人問聞?

 

而身為中華隊主幹的台灣車手們,究竟在當前國內的自行車生態之中,能否藉著騎車安身立命,還是只能聽天由命?我們能否期許每一年的中華隊都能有更上層樓的表現,或只能賭賭運氣般地期待也許會發生奇蹟,我想,這都是在今年環台賽繁華落盡之後,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擦乾眼淚,選手們馬上就要再次踏上不同的賽場,今天的一切就讓它留在今天。只是比賽沒有如果,想要約好下次不哭,那麼台灣的自行車環境也應該是到了需要大刀闊斧改變的時候了。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