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書店,關於自行車的相關書籍想必是以旅遊類型的居多,占比第二高的就是些知識性或訓練類的課題。但當你看到「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這樣一本書時,你會發現這本書的封面跟書名好像是本遊記,然而裡頭又不全然都在吃喝玩樂,還有不少騎車的技巧或撇步,甚至是比賽場上的經驗談。這時相信大家會開始困惑,這本「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究竟要表達什麼意涵?寫出這本書的人又是誰?
「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貌似是遊記,然而裡頭還有不少騎車的技巧,甚至是比賽場上的經驗談
定睛一看,書皮上「公路車小馬」這五個熟悉的字眼立刻映入眼簾,我想如果有長時間關注自行車雜誌報導的人,應該對於小馬的文章都不陌生了。沒錯,「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就是專欄作家小馬收集了十年多來所發表過的文章,再加上為了本書所撰寫的新篇,集合而成的一本融合遊記、騎乘知識、比賽心得與隨想的個人心得。
問起本書的寫作緣由,作者小馬如是說:「一開始我跟單車媒體合作成為專欄作家時,我就已經在想也許這些文字會在某一日後,可以集結成冊供大家閱讀。所以從最初的文章出現後,我便依循的原先的想法,有計畫地把我想要闡述的東西一篇篇地表達出來。如今十年已經過去,很感謝聯合文學的總編周昭翡以及發行人張寶琴,願意助我一圓這醞釀十年的另類單車夢。」
透過聯合文學的總編周昭翡以及發行人張寶琴,讓公路車小馬一圓這醞釀十年的另類單車夢
這麼樣一本涵蓋多種面向的單車散文,首先就是要具備有自行車的專業知識,否則裡頭多數講述知識性的篇章將會無以為繼。關於這些單車知識來源,小馬表示自己從國小就對自行車充滿熱愛,而這份熱愛伴隨他歷經整個求學過程,乃至出社會成為業餘車手後都未曾斷歇。所以經他之手的文章,可說是濃縮了近二十年來,小馬自己在鐵馬上所發生的大小事的總結。
既然有了自行車的專業背景,另一個需要具備的,就是寫作能力了。能夠寫出如此情文並茂的章節,相信很多人都會以為小馬是中文或著相關科系,但實際上呢?
「其實我是讀營養科學的,目前的工作也是相關產業,寫作就目前來說,只能說是我在騎車之外的嗜好。最開始我的文章是以讀者投稿的方式在進行,沒想到可以獲得雜誌社的青睞,所以漸漸地我變成一個需要固定產出的作家。此外,閱讀也是我的興趣之一,所以在下筆之際,我都會思忖要用什麼樣的敘述方式才可以達到最引人入勝的目標。」關於這謝洗鍊文字的背後,小馬給了我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當然,以目前出版業的景氣來說,出這樣一本完全只有自行車,內容還有些深入的書籍,是不是一個非常冒進的嘗試?關於這點,小馬倒是看得相當豁達。他舉了海明威的故事為例,這位舉世聞名的大文豪曾不只一次地表達自己對自行車賽事的熱愛,甚至還在自己的著作中,加入了環法大賽的章節在其中,這表示單車運動的魅力確實是可以相當具有感染力,而生動的文字與感性的描寫,就會是傳遞這種魅力的一大媒介。
單車運動的魅力確實是可以相當具有感染力,而生動的文字與感性的描寫,就會是傳遞這種魅力的一大媒介
而「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一書中,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自由車日常」、「御風而行逍遙遊」與「內行看門道」,可說是集小馬這十年來所參與的各種職業或業餘賽事的精華紀錄,也有在歐洲或美國騎行的異國風情抒寫,更有提供自行車初入門騎士的建議,或者是給老屁股的省思。除了文字以外,大量積累的影像照片也是此書不得不看的部分,為整體內容增色不少。
除了文字以外,大量積累的影像照片也是「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不得不看的部分,為整體內容增色不少
最後,小馬提到說這本書雖然是純粹描寫單車相關的世界,但是他希望能藉由軟性的敘事口吻,取代冰冷的教條式知識文,更希望用自身親臨上陣的旅遊歷練,讓平時對單車不甚熟稔,甚至興趣缺缺的一般大眾,能夠在看完「關於單車,我說的其實是……」一書後,能夠跨上車,用轉動踏板來寫出屬於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