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頗受好評的EDGE 820問世三年後,GARMIN總算是在今年再次釋放重磅產品EDGE 830,確定了高階機種的改朝換代就要來臨。而跟著EDGE 830一起浮出水面的,還有主打中階市場的EDGE 530,看來今年的GARMIN是打算以雙管齊下的方式,試圖把品牌定位再重新立下標竿。
今年的GARMIN打算以EDGE 830與530雙管齊下的方式,試圖把品牌定位重新立下標竿
頂級機種功能全下放-EDGE 830
這次的EDGE 830尺寸與重量比起前代的820是多了一些些,不過差異不大就是了。一樣是觸控螢幕,所以外觀上保持著三個按鈕的設計,只是這次充電孔從機背移到機體下方,算是從旗艦機種EDGE 1030沿用下來的配置。所以在造型上,EDGE 830算是保留著820輕薄短小的形體,但是骨子裡卻是傳承著許多1030的發想。
EDGE 830外型與前代的820是差異不大,充電孔機體下方算是從旗艦機種EDGE 1030沿用下來的配置
EDGE 830的觸控螢幕在實際使用上非常靈敏,許多功能都能直接用上下左右滑移或長按來設定,相當直觀的操控介面,非常適合不熟悉碼錶按鍵的使用者;且遇水也能夠準確操控,所以EDGE 830是不太有機會被天候條件給限制住。而支援多衛星定位以及ANT+/藍芽雙模等基本功,EDGE 830當然也是不成問題。
EDGE 830的觸控螢幕在實際使用上非常靈敏,許多功能都能直接用上下左右滑移或長按來設定
遇水也能夠準確操控,所以EDGE 830是不太有機會被天候條件給限制住
爬坡前做好準備-ClimbPro坡度預覽
接下來要談的,就是EDGE 830這次的亮點功能-ClimbPro坡度預覽功能。過去只要在外地騎車,尤其是比賽中遇到爬坡時,總會讓人難以估量到底這段山路後頭究竟有多長多陡,想加速怕等一下有個意想不到的驚喜在前頭;放慢腳步又覺得對手都在蠢蠢欲動。
EDGE 830這次的亮點-ClimbPro坡度預覽功能
這種進也不是,退也不對的兩難局面,一切都要歸因於路況不熟,然而ClimbPro卻可以即時地顯示出爬坡段的距離、海拔與坡度,就算是未曾來過的路線,也能夠相當精準地掌握當地資訊,可說是非常厲害的功能,特別是對車手而言,尤為實用。 不過ClimbPro需要先預載路線才能使用,雖然是有一點小麻煩,不過賽前只要花一點時間去找尋賽道資訊,還是可以有效地縮短實際去探路的時間。
ClimbPro可以把預設路線上會出現的爬坡先表列出來
即時地顯示出爬坡段的距離、海拔與坡度,就算是未曾來過,ClimbPro也能夠相當精準地掌握當地資訊
免拿手機 EDGE 830提供門牌座標精準導航
介紹完個人覺得新穎又好用的ClimbPro後,再來要看的是GARMIN在每一代高階碼錶都在進化的導航功能。而EDGE 830繼承了過去只有在機皇EDGE 1030上頭,可以像一般導航一樣輸入地址的精準導航,讓整個功能是臻至完美。
在導航的選單之中,可以看到直接搜尋座標或門牌的選項,這代表著EDGE 830真的是一顆不折不扣的自行車導航碼錶,過去那些依賴路線紀錄或手機規劃等限制,在這裡通通一掃而空,真的是極度實用的功能,GARMIN真的該早點把它從車用導航下放才是。
EDGE 830可以直接搜尋座標或門牌,這代表著它真的是一顆不折不扣的自行車導航碼錶
這款極度實用的功能,GARMIN真的該早點把它從車用導航下放才是
而實際使用導航功能時,EDGE 830的表現一樣可圈可點。先說規劃路徑的計算時間比想像中要迅速不說,就算在導航過程中不小心走錯路,EDGE 830都能在十來秒以內的時間裡頭幫你重新規劃替代道路,可說是有了EDGE 830後,手機導航要再拿出來的機會真的是少之又少了。
就算在導航過程中不小心走錯路,EDGE 830都能在十來秒以內的時間裡頭幫你重新規劃替代道路
策馬入林 EDGE 830針對登山車族群開發全新功能
此外,在路徑導航的選擇裡面,還多了一個登山車林道導航的選單,據說是收錄全球十萬條以上的林道在內,資料庫感覺是相當豐富;而在林道之中,還能夠另外紀錄滯空時間與次數,也能計算每次騎乘的流暢度。但是我本身不飛不跳(因為不敢),越野能力也不好,所以這部分的資訊,就交由資歷豐富的登山車玩家Nicky Wang來解答。
EDGE 830還多了一個登山車林道導航的選單,據說是收錄全球十萬條以上的林道在內
Nicky表示:「所謂的流暢度(Flow)會依騎士的騎乘節奏來評量整段Trail的順暢度與速度!!當順暢度越好,在地圖上的分布就會越接近綠色線,越接近崎嶇就越接近紅色線。而在路線選擇上與Landing距離與地點都是在登山車流暢度相當重要的。」
「Grit部分就是在整個路線的難度計算。這個功能利用計算路線的速度,彎中角度與路線落差難易度來去評定,難度越高,Garmin Connect上會越接近紫色的色塊。」
Nicky:EDGE 830可以讓選手了解路線選擇的順暢度與否,這在登山車項目中相當重要©Nicky Wang
「而跳躍點與滯空時間需要上傳到Garmin Connect才會有數據,可能是怕車手在半空中時會分神去看自己的起飛時間吧?(笑)不過當你上傳到Garmin Connect上後,就會發現到你所有飛飛跳跳的騎乘資訊,連你在那裡飛都明確的標記起來,相當迷人的一個設計!」
跳躍點與滯空時間需要上傳到Garmin Connect才會有數據©Nicky Wang
從哪邊起飛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相當迷人的設計©Nicky Wang
不只保護人 也保護愛車-智慧警示系統
過往在EDGE 820開始搭載的智慧警示系統,在感應到劇烈碰撞時,會自動或手動發送位置訊息給當初預設的緊急聯絡人。如今這項功能在EDGE 830也擁有不說,還將它擴大實施到另一個層面,就是自行車警示系統。在外騎車難免會遇到臨時想上廁所或是人車必須分離的時刻,但是一台車貴森森地放在外面,單GARMIN錶頭就不便宜了,萬一不小心被宵小人士覬覦甚至失竊,想必是所有人都不想去經歷。
EDGE 830新功能:自行車警示系統,在人車分離之際,可以及時提醒愛車或碼錶遭到移動
所以這次EDGE 830把自行車警示系統給納入,讓使用者在離開愛車時,可以讓碼錶成為另類防盜器。只要車子或碼錶從靜置狀態突然移動時,錶頭會發出蜂鳴聲警警示外,還會透過簡訊發送告知車主:「警報器遭到觸發。請立即確認您的自行車狀態。」我想有了這項新功能,相信會讓不少人在臨時需要輕量化的過程中,備感安心才是。
自行車警示系統除了發出蜂鳴聲警警示外,還會透過簡訊發送告知車主
最後,來說一下過往GARMIN碼錶最常被大家詬病的電量問題。EDGE 830這次官方是宣稱有20小時的電池效能,而我自己在原廠設定無變動,也沒有連結藍牙與WIFI,也不開導航的狀態下,外騎4個小時約莫可以消耗掉20%左右的電力,所以一趟充飽電要用個18小時,個人是覺得EDGE 830肯定沒問題。如果還要跑更遠呢?EDGE 830這次也把EDGE 1030擴充充電的功能給納入了,讓續航力直接上看48小時,我想這應該是足以應付九成以上的路線使用了。
EDGE 830這次也把EDGE 1030擴充充電的功能給納入了,讓續航力直接上看48小時
而跟EDGE 830相處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與其說它是EDGE 820的升級版,倒不如說它是EDGE 1030的體積縮小版,因為這次EDGE 830不管是在功能、外觀與操控上,處處都有著1030的影子,而且某些部分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儘管GARMIN僅是將EDGE 830定位在高階而非頂規,但是看到這麼多讓人有感的進化與新能力,真心覺得EDGE 830可說是目前市面上最強車錶,沒有之一。
性能大躍進-EDGE 530
介紹完EDGE 830後,來談談在同一時間發表,性能接近的EDGE 530好了。如果光從正面來看,一時之間會很難分辨孰為830孰為530。但是從側面一看,機體上的按鍵就會告訴你兩者之間的差異。
從側面一看,機體上的按鍵就會告訴你EDGE 830與530兩者之間的差異
從EDGE 500以來,GARMIN的5系列就一直是市場上的主力打手,不過這一次的530卻是帶著近乎要跟EDGE 830同級的能力來挑戰對手,當然,售價也因此而高了一些些。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說功能相差不多的話,EDGE 530究竟有什麼亮點呢?
第一,售價親民。先不談頂規的EDGE 1030,光是EDGE 830的價格就已經是偏向高階族群,雖然它的能力相當強大沒錯。但如果EDGE 530的售價仍在五位數之內,而且830有的,530是繼承了八成功力過來呢?這是不是很足以讓人心動?
第二,實體按鍵。雖說EDGE 830的觸控螢幕真的非常好用,但是對於常常需要戴長指手套騎車的人,或許實體按鍵會更加方便。而且許多GARMIN的老玩家們都是從按鍵時代一路陪伴上來的,也許用按鍵操作在使用上會更加熟手,這也是許多人到最後還是會偏好按鍵式碼錶的原因之一。
售價親民與實體按鍵,是EDGE 530有別於830的兩大特點
目前看來EDGE 530似乎是個非常實惠的選擇,那麼它跟830之間到底是差在哪邊呢?除了觸控螢幕外,EDGE 530其實是沒有辦法去做搜尋導航的,也就是530的導航功能跟前作是大同小異,都必須要匯入路線檔或是歷史紀錄才能使用。看起來雖然有點不方便,但如果對於導航這功能相當看淡的話,我想EDGE 530也是實力相當強大的一款碼錶,市面上著實難逢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