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

台九線縱谷單車旅 你不知道的秘密景點

安通自行車道、會動的石雕、鳳林綠色小徑、鯉魚潭等豐富景點等你來探索


發布時間:Aug 13,2019 14:00 作者: Benny

省道台九線縱貫整個台灣東半部,不僅是宜蘭、花蓮、台東三縣市的交通動脈,也是僅次於台一線,國內公路系統里程第二長的公路。沿著花東縱谷闢建而成的台九線,一般多稱之為山線;靠近太平洋的台11線,理所當然就被視為是海線了。由於台九線起伏少、路況佳、道路筆直,所以是往返花東最快的路線選擇。

 

但,如果用不一樣的節奏來看台九線,這條縱谷公路將不再只是行色匆匆的過路而已,也能成為旅途中足以回味再三的片刻回憶。

 

湖山一色鯉魚潭

 

如果以花蓮市為起點往南行,隨著市區的喧嚷逐漸遠離,那麼有著一池碧綠的鯉魚潭,將會第一個碰上觀光熱點。既然這裡已經是你我皆知的熱門景點,那麼鯉魚潭還有什麼地方是值得花時間去尋幽探秘的呢?答案是在湖的另一頭,有著2公里之多的路段是禁止各種動力車輛進入的,恰好是整個環潭道路的一半,也是鯉魚潭自行車道的精華之處。

 

 

 

 

在這段無車地帶裡頭騎車,感覺分外自由,往湖邊望去是一片波光粼粼,偶爾有幾艘輕舟緩行而過;一旁就是鯉魚山,頂上林蔭茂盛,所以就算是在盛夏時節造訪,倒也沒有暑氣逼人的折騰。如果時間允許,也可此從這裡的鯉魚山步道拾級而上,一覽整個鯉魚潭的湖光山色美景;或在山頂四處走訪,遠眺壽豐鄉甚至花蓮港的壯闊景致。

 

 

 

當然,已經算是鯉魚潭指標玩法的水上活動,更是建議大家不可錯過,不管是單/雙人獨行的獨木舟,還是眾樂樂的腳踏船,相信都能夠提供從湖上看陸上這種平時無法感受的視角。此外,為了能讓身障人士體驗水上漫遊的樂趣,花東縱谷風景管理處於潭南與潭北設立兩座無障礙碼頭,希望能打破行動不便的隔閡,讓更多人能在鯉魚潭擁有親山近水的美好回憶。

 

 

 

 

 

慢活小鎮-鳳林綠色小徑

 

如果是在台九線趕路的路上,許多分佈在縱谷公路兩旁的各式小徑,背後可能都藏有無限好風光,只是若不稍加注意的話,可能就在匆忙之間給忽略了。而位於花蓮中半段的鳳林鎮,就是個這麼樣容易被遺忘的小城風景。由於青壯人口外移,導致鳳林成了個不折不扣的長齡鄉鎮,而「緩慢」就成了這裡的一大特色。所以要說鳳林有什麼特殊景緻可看,倒不如說這裡有種獨一無二的時光靜流之感,也是鳳林成為台灣首個加入國際慢城組織會員的主要原因。

 

 

 

 

 

而沿著鳳仁國小操場端的中華路一路往鎮郊前行,穿越台九線後,眼前將會是一條無名但極具氣氛的綠色小徑。小路不長,所以騎車的節奏正好遊覽鳳林的田園好風光,重點是往來人車極少,有時寧靜到只剩下棘輪轉動的聲音與旅人們的笑鬧,與有一街之隔的台九線上的忙碌,形成一靜一動的明顯對比。

 

 

 

 

 

會動的石雕-「徐行的山 徐行的縱谷」、「緩慢動力 徐行者」

 

繼續南行的旅途中,路經台灣東部地理中心-玉里鎮時,請務必緩下腳步來看一看「徐行的山 徐行的縱谷」、「緩慢動力 徐行者」兩件極具特色與充滿縱谷意象的石雕作品。

 

徐行的山 徐行的縱谷」由本國藝術家蔡文慶及紐西蘭籍史蒂芬‧沃伍德(Stephen Woodward)共同打造。黑色石雕以兩件為一組,一個是呈現貫穿台灣大部分面積的中央山脈;另一邊有高有低的,則是在形容東半邊的縱谷地形。在中央與海岸山脈兩山之間,就是東台灣住民賴以為生的花東縱谷,山凹處幾個簡單的線條、圖形,恰如其分地描繪出人們在這兩山之間的生活足跡。特別的是,這兩座石雕都可以轉動,讓造訪者可以用不同的角度來敘述不同的心情。

 

 

 

 

 

 

而位於樸石公園的「緩慢動力 徐行者」,也是蔡文慶與史蒂芬的兩人作品,也同樣是一大一小,兩件一組,只是「緩慢動力 徐行者」以白色為基調,累積起了兩座高低不同的石串,對應著一老一少的意象。大件石雕代表年長者,小件的則是以圓盤譬喻飛舞的裙擺,象徵舞動青春的青年。而「緩慢動力 徐行者」一樣是活動石雕,可以一邊轉動,一邊體悟不斷運轉的人生旅程,也感受花東縱谷的緩行魅力。

 

 

 

 

 

 

縱谷公路旁的安然自在-玉富自行車道 

 

而以玉里為起點的玉富自行車道,為「世界唯一」橫跨太平洋與菲律賓兩個板塊的自行車道。這條自行車道前身是玉里站到安通站的舊東線鐵道,所以基本上將會與縱谷公路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離紛擾的車輛遠些,與縱谷平原的水稻跟寧靜更近一點。

 

 

 

 

長約10公里的玉富自行車道不算長,也不會有爬坡出現,可說是適合一家老少,闔家出遊的輕鬆路線。一路騎來,穿越景色壯闊的秀姑巒大橋,途經連綿不斷的田園景色,花東縱谷生活的總總,這條路線也大致濃縮了十有七八。終點為東里鐵馬驛站,即為安通舊火車站改建而成,安然自在的小站氣氛,別有番恬適的閒散風味。

 

 

 

 

 

 

 

環繞稻米的故鄉-關山自行車道

 

來到關山這個白米之鄉,就絕對很難錯過這裡的農田景致。利用台灣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關山自行車道,可以在全長12.5公里的路線內環繞整個關山鎮。如果以省道台九線作為分界線的話,還可以將它分為親水線與親山線。親水線以關山親水公園為中心,同時也是整個自行車道的起點,向北向南都會有望眼無際的稻田陪伴。

 

 

踩著單車,微風輕輕,感受夏季時的田連阡陌,秋收時的稻浪翻飛,乃至休耕後,滿是油麻菜花的金黃花海,不同時節的不同風情,農耕景色的純樸與靜好,關山自行車道帶你一邊用不疾不徐的速度慢慢領略,一邊感受時光緩行的米鄉之美。

 

延伸閱讀:

 

 

 

2019 East of Taiwan 海灣自行車漫旅-花東山海320/175自行車挑戰

 

9/11-12(三、四)花東山海320自行車挑戰。這是一場兩天的挑戰漫遊之旅行程,路線同時涵蓋了花東旅遊的兩大要素:「花東縱谷」 與「花東海岸」。活動路線兼具「距離挑戰」以及「漫遊之旅」兩個活動意義。以兩天150、 180 公里的騎乘,深入沿線的景點、特色、飲食...等旅遊元素,沿途規劃打卡蓋章停留點, 能在騎乘中認識花東、了解花東、深入花東等趣味蓋章抽獎活動。

 

而不想騎這麼遠的騎士,也可以以一天的行程,體驗花東海岸炙熱的陽光、海岸,以花東縱谷的翠綠、青山、白雲、藍天為背景,享受花東海岸及縱谷的景點、特色、飲食...等 旅遊元素,沿途規劃打卡蓋章停留點,能在騎乘中認識花東、了解花東、深入花東等趣 味蓋章抽獎活動。

 

報名相關資訊:中華民國民國自由車騎士協會

Hashta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