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說昨天整體的賽況節奏真的偏慢,看到中段要不是還在訓練台上可能就真的直接睡著了,但也不意外因為今天即將登場的最後一個登山站,難易度來到5顆星,能多休息一點是一點。昨天的難易程度為4顆星,總距離為178km爬升也來到ˇ3500m,其中不少有超過10%的長陡坡段,比起前幾站來說真的也是夠硬的了。主辦單位在安排路線真的完全沒在管選手受得了受不了,越到後面各種招數進出,只能說職業選手的錢真的有夠難賺。
本屆環義已經來到尾聲,昨日對於衝刺手來說是最後一個好日子,整個路段僅僅只有兩個4級坡其他不是下坡就是平路,最後來個兩圈城市繞圈結束這一回合。原本許多人預測盤爺或是狄馬應該有機會再拼個單站下來,但昨日的劇本真的沒有想過會這樣演,完完全全跌破大家的眼鏡,在最後關頭真的會不知覺的站了起來,興奮之情完全溢於言表。這就是三大賽,永遠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Giro d Italia 為什麼會斷開啊
誰能想得到這位只有20歲出頭的小將能三番兩次逆轉劇本,從許多爬山好手裡搶下第17站的冠軍。在下坡段遭遇摔車事故,原本以為就要直接放棄的他,持續的在關鍵路段突破自我,從後方一路追趕並在最後獲得勝利,同時也為巴林勝利車隊在本屆環義開胡。這位來自哥倫比亞的小將未來勢必將成為車壇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Giro d Italia 濕冷的開局,該有的防寒裝備全部拿出來 昨日的賽段雖然沒有第1
休息日一結束,主辦單位馬上端出本屆環義的皇后站伺候各位選手,3個1級坡總爬升再次突破5000公尺大關,不僅爬坡會讓人爬到懷疑人生,多彎且陡降的下坡更是讓人捏把冷汗,機械故障以及摔車的狀況也著實不少。然而在這樣的皇后站就是讓各隊GC好手們出來搞事的時候了,除了領先集團早就開始亂成一鍋粥,後方的主集團更是一入坡就開啟網內互打免費的模式,並且全場緊迫盯人完全沒有要讓兔子們好過。最後抵達終點時,每個人的臉
最後一個休息日之間,主辦單位一定是將硬到不行的路線端出來給各位,滿滿的三座大山絕對讓大家光看到路線就腳酸。第15站總爬升雖然沒有前幾站多,但比起短陡坡,更讓人受不了的就是長緩坡。嚴格上說起來並沒有很陡,逐漸上升的海拔加上好似看不見盡頭的終點,再加上不知道身邊那些爬山猴什麼時候會進攻,各種壓力之下對於意志力真的是一大考驗。昨日曲摳尼能持續發動進攻並且最後單飛了18km直奔終點,彷彿像所有人宣告,這位
昨日的路線為經典的山地繞圈賽,整體的路線雖不是純正的登山站,但正因為這種路線,有意想要拿下粉紅衫的人肯定會有所動作,尤其在許多關鍵坡段,間歇強度就是開到緊繃不囉唆。如果深入的研究路線,其中更有許多20%的陡坡在等著選手,過了之後,沒有優異的下坡技巧也會在一瞬間被後方的選手給追上。雖說官方給此站設立的星數為3顆星難度,但在今天這種火力四射的情況之下,要說是目前為止最困難的一站也不為過,今天就跟著小編
環義第12站,作爲本次賽段中距離最長的一個站別,全長204km,總爬升則還是有來到2500m,大概就是比環花東的距離在長個20km,然後在多爬一次牛山,然後最慢要在4小時50分內完賽……好…好喔,是巡賽等級的選手真的不是蓋的。不過正因為今天的距離長,加上明天又是衝刺站所以集團整個平和到不行,一路開啟野餐郊遊的模式順順地抵達終點。 ©Giro d Italia 三座山還是爬的不要不要的
自從斯洛維尼亞小將摩里奇在古典賽騎乘斯特拉配上伸縮座管之後,這個酷東西就讓許多人為之一亮,OH....原來公路車原來也能裝。但其實在諸多登山車裡,伸縮座管已經是標準的配置,甚至可以這麼說,沒有伸縮座管就不知道該怎麼騎車了。而KS 凱薩克在伸縮座管的領域裡就是專家中的專家,過去持續地將重心發展在AM的部分,但這幾年隨著登山車與Gravel Bike在台灣逐漸蓬勃發展,KS也將重心移回台灣,在台灣極力
環義的賽程來到了第11站,目前也已經完成將近一半的路程。歷經了一堆丘陵跟陡坡後,昨天終於有平路段能讓這群衝刺好手們可以出來大殺特殺。不然在這樣悶下去,我看這群肌肉棒子都快要收起包袱回家了。大家也非常有默契,從開賽就穩定的大集團前進,讓自家的衝刺好手有充足的時間準備最後的輸贏,整個PEACE到連主播都不知道該播報些什麼,只好再把那個被香檳軟木塞砸中眼睛而被迫退賽的男人在抓出來鞭一次。比尼姆,祝早日康
比尼姆Girmay Biniam驚奇的奪下環義第10站,成為首位以非洲裔拿下三大賽冠軍的車手,此次勝利別具歷史意義。要知道在這一個世紀以來,單車這個運動項目幾乎都是白人的天下,有色人種幾乎很少出現在賽事中。如果能參與那真的是非常幸運,若是能順利完賽那又是少之又少,更別說像比尼姆拿下單站冠軍。昨天的夜晚我們大家一起見證了歷史性的一刻。 ©Giro d Italia Intermarch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