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計畫買一輛碟煞公路車,很想入手剛改款的TCR。儘管以我的健身騎乘風格,Defy的舒適調性會更適合我,但我還是會選TCR。當然,如果今天財富自由,無論是全能車、長途車、空力車都給我來一台,小孩子才做選擇啊!」 TCR全能競賽車應該是台灣公路跑車市場上,無論是性能還是知名度都首屈一指的車款。而他的同門師弟,以長途舒適性見長的Defy,雖然也是古典賽事的常勝軍,但在台灣就被網友比
在家人與朋友的簇擁下,張政雄通過Challenge Taiwan的終點拱門,226km的賽程,你可能不知道他走得比別人還遠。 張政雄在今年成功挑戰Challenge Taiwan 226賽事©JOULE2MAX 「從退伍到40歲這中間我很少在運動,頂多就是為了減重才去跑跑步,但也只有跑一陣子。」每個人接觸運動都有屬於自己的原因,張政雄第一次接觸三鐵是帶著小孩去參加小鐵人的比賽,剛開
結束台北的工作之後Winston與Alvin利用週末南下高雄,他們這趟下來是要幫客戶做Fitting的微調。「這位騎士主要是要調整座墊」Alvin表示。在換上新的座墊並做些微的調整與測試之後,騎士原本的不適感馬上改善了。這便是Fitter的工作,透過與人的溝通和閱讀數據,校正失之毫釐的差距,解決騎士身體的不適。 在永康街待了多年,Winston與Alvin在今年決定拓點高雄。
三月初,Team Bryton Icefield舉辦成軍記者會,吳之皓、盧紹軒、蕭世鑫、蘇宇銘四位曾經同為中華隊效力的賽場常勝軍同台亮相。看到這樣的選手陣容,你可別誤會了,這不是支職業隊伍,而是擁有職業級規格的俱樂部車隊。 曾經效力於縣市隊伍-前勁車隊的吳之皓談起加入Team Bryton Icefield的契機,「去年年底我已經確定不會繼續待在前勁車隊了,當時我投了履歷到亞洲各個
20年的時間除了可以打造出一部驚艷世界、經久不衰的車款,也能培養出一群死忠支持的車迷。既回顧經典戰車 Giant TCR進化史之後,單車時代獨家採訪到Giant TCR的車友,與我們分享他與TCR的故事。 「我開始騎車的那個年代,大部分人都是騎登山車的。」李義昌的車齡大約10年,談起與TCR的緣分,他坦言自己一開始也是個熱血的登山車玩家。登山車騎了一年多之後,李義昌入手了人生的第一
3月5日甫登場的Bryton Icefield車隊,除了隊內4位名將組合,包括吳之皓、盧紹軒、蕭世鑫、蘇宇銘強勢登場,另一個令人矚目的焦點就是車隊戰駒了。Bryton Icefield使用的是與艦長Chris Froome相同的Factor Ostro VAM,而此款全能公路車在搭載SRAM Red AXS 12速無線電變/功率計、DT Swiss碳輪及其他配件後,市價超過台幣40萬元,讓這輛頂級
關於公路車升級,更換哪一項器材能帶來最有感的性能提升,輪組應該是最關鍵的角色。 2006年,我買了人生第一組高級鋁輪,經典傳奇的Mavic Ksyrium SL,印象中公司貨的價格差不多三萬元。這款輪組1550克,以現在的標準並不算輕,但其表現卻是非常全能,在那碳纖輪還未普及化的年代,曾被環法名將例如阿姆斯壯作為爬坡輪使用。而來到今年,3萬元的購輪預算,可以選擇的更多了,例如Giant
每一次的專訪,小編都是抱持這樣的心態:在有限的人生中,我們沒有辦法嚐盡百態,或是踏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就像讀書一樣,「讀人」也能讓我們看到更多不一樣的生命樣態與世界的樣子。因此,小編非常珍惜每一次採訪的機會,本篇單車時代就為你帶來2020年的人物特寫! 單車正妹夏美 無論是與車友遨遊探索台灣四方,或出國怒騎日本沖繩和富士聖山,甚至中國、夏威夷等都有夏美運動旅遊的足跡。夏美始終認為旅行很
從1997年初次踏上一級職業賽道開始,Giant TCR即在自行車發展的進程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除了近25年職業賽道上風光奪牌的時刻,Giant TCR也走入大眾市場,成為台灣乃至全世界車友間經典的公路車款代表。究竟二十多年的時間這款經典戰駒做了哪些改變呢?現在就和單車時代一起來回顧Giant TCR的進化史吧! 第一代 壓縮車架 帶領公路車革命 1997年第一代TCR發表,
上回我們在【單車時代調查局】Linda來解惑:公路車友跨足登山車,可能嗎?提到新手在選購登山車時得先弄清楚自己適合的車款,這乃因於登山車有別於傳統公路車,根據不同的騎乘型態與路線而有相適配的車架及零件組合,本篇文章我們將進一步為即將跨入越野世界的你簡單介紹登山車的種類。 想了解登山車的分類最簡單的判准就是利用登山車上所配置的前叉行程,亦即前避震器。前避震器的作用在於吸收off-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