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來源:Citylab、the telegraph 不僅是荷蘭的首善之都,長年列席全球單車聖地的阿姆斯特丹,預劃建構大型的水下單車停車場,解決雙輪騎士的問題,因為這個城市的單車實在太多了。 ©Flickr授權圖片 騎單車通勤在荷蘭最大的城市已蔚為流行,市中心的無法容納如此大量的單車停放,供不應求的情形迫使當局祭出對策解決這項問題,他們
喜愛極限運動的車友們,近期一定有追到這則影片,在短短的4分多鐘裡,兩位表演者分別以跑酷與下坡車的形式穿越障礙,在城市裡穿梭自如,以跑酷、武術和特技著稱,這則影片出自3RUN之手,他們來自英國,是一支專業的影像團隊,擅長用高張力的表演藝術,吸引觀眾的目光,不少電影與電視廣告,就是由這群靈活的身影幕後操刀。 跑酷與城市下坡車 跑酷運動源起於法
新聞來源:新北市政府城鄉發展局 新北市政府為低碳永續城市提出新政! 將從新莊中央合署辦公大樓(台65與新莊中山路口)沿台65快速道路延伸跨越大漢溪,經湳仔溝至土城打造結合通勤、休閒及產業三大功能,提出全台首創高架空中走廊「New SkyRider」計畫,全長8公里,預計於2015年規劃設計,2016年10月動工、第一期工程將於2018年完工,將提供新北市民
曾待過數支職業車隊的選手黃晉隆,在正值壯年的時候急流勇退,回歸他的故鄉,高雄林園區約半年的時間,接下老教練張慶瑜的棒子,現在是林園高中體育班的體育老師兼教練。在國際賽場擁有多年征戰的經驗,由他來和我們聊聊生涯規劃這個主題,提供線上的車手與同學們明確的方向與目標。 林園高中新科教練:黃晉隆 一、職業選手 在馮俊凱加入Lampre-Meri
「這傢伙的戰鬥力果然不同凡響,淑女車戰鬥力最多5千,微笑單車起碼超過了1萬!」。現在大街小上穿梭著一大堆的微笑單車,你以為這都是便宜貨嗎?那就大錯特錯囉。現在就帶各位讀者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其實微笑單車一點也不簡單。 車架 微笑單車主體 採低跨點設計,騎上去一點都沒有障礙,不需要把腳往後抬起來跨上去就可以上車。而利用座管、龍頭高度來調整成為適用範圍
台中iBike開始佈建,目前為止已經有27個站點。到年底預計會有60個iBike站點,這麼多的租借站點、這麼多的通勤車輛可以透過小額的租用來取代現有的通勤交通工具,是不是非常的便利呢?很多人都在說「iBike會不會影響單車店生意?」、「免費的最好!iBike用了之後就不會再買單車了?」、「公共自行車建置造成自行車店倒閉風潮?」 這次單車時代就尋訪了台中幾間自行車店店家來破除大家的流
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微笑單車UBike,帶給台北市、新北市民眾相當大的方便,在短程接駁、通勤交通或者是休閒騎乘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而現在台中市、彰化市也加入了微笑單車iBike的行列,而筆者最近在台中市區也都會看到民眾使用iBike的情況,但是使用族群都偏向年輕朋友,現在帶各位讀者們來看看如何踏出你的第一步。 第一步:註冊 首先,你可以連上 iBike官方網站。如果你
自2012起,「Road Bike Party」系列瘋狂的構想,一直都是線上的收視保證。2013年,在Martyn Ashton發生意外之後,這位傳奇人物並沒有被擊倒,他的夢想,由車界其他頂尖的車手繼續為他完成。退居幕後,擔綱短片的導演一職,這回他與GCN的全新力作,由團隊中的24歲小將Sam Pilgrim領銜主演,延續公路車派對的不可思議! Sam Pilgrim:R
找回消失的登山車,不能光說不練,淪為車界討論的議題。在這個屬於登山車的季節,我們重回鐵山腳單車運動村,這裡有一批從韓國遠道而來的小選手正在加緊訓練,他們的作法是什麼? 遠渡重洋參加冬訓 受限韓國的冬季,Korea Bike School於2年前就曾帶團拜訪台灣;原來名為 “School“ 的他們,並非出自韓國公立學校,而是一個專門培育BMX和登山車選手的社
哲學家ONORA O'Nell在一次的主題演講中她提到關於信任的迷思;演說中她提出了3點關於信任的看法,綜合出:「信任只是一個反應,而可信度是需要判斷的」、「當你在做選擇時,放在第一位的不是信任,而是可信度」。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對於廠商的信任,是否都已經是直覺反應了,毫不外加思索的跳過了可信度的評估過程。信任之於我們使用的自行車產品,各位讀者都保持著正確的態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