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_protable first aid case of cyclist 當大學生涯走進大四的階段,除了面臨未來的抉擇,還有一項必須面對的關卡,常見以「畢業門檻」或是「畢業作品」為名。大部份的學生多以專題為主;但是若為設計類群的科系如服裝設計、多媒體設計或是工業設計,他們勢必得做出一件實體的作品,當作是自身的代表作。來自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的
挑戰東進武嶺之前,訓練和飲食都是不可忽略的環節,有鑒於此次比賽環境是如此嚴苛,我們好奇,到底東西兩方的飲食和訓練方式又有什麼差異? 說到訓練 西方代表:2014台灣登山王John Ebsen、環加州登山王Will Routley 兩度摘下登山王寶座的John,認真的他歸功於惡劣的天象,看著帶雨的山腳,他估計山上的溫度必定是個位數的呈現。為免
體重,對於爬坡是一大考驗,多數人的認知是體重愈輕的人愈適合爬山路,與此息息相關的「飲食」可不能輕描淡寫,況且對選手來說,真正該減的是潛伏在體內的脂肪。我們邀請到來自千沛車隊的范永奕(以下簡稱范老師)以及鄧東洲(以下簡稱肉丸)兩位選手替各位交叉比對訓練和飲食的重要性。 ©flickr 針對減脂的實際做法,就范老師的情況來說,他表示,「許多人沒有
美利達自行車鄭文祥副總經理(圖左)致贈車隊戰袍給馮俊凱 ©美利達 「如果有一天,這個夢想可以實現,那該有多好?」美利達自行車副總經理鄭文祥(以下稱鄭副總)憶起當年認識台灣一哥馮俊凱是早在3、4年前,在美利達主辦的活動賽事中就對這位年輕小夥子印象深刻。以馮俊凱的實力,參賽每次都能上頒獎台接過鄭副總本人頒發的獎牌與獎金,鄭副總心想:這麼優秀的選手,如果能站上國際舞台有
騎著單車打球?!什麼意思呢?解開疑惑的,是台中馬球(T.C.C)負責人魏世昕(以下簡稱花花)。「一開始的馬球運動流行於歐洲皇宮貴族,它既定的形象成了一般人難以親近的領域。」當初的人們確實是騎著馬匹,在平坦的草地上競相追逐著小球。 早在19世紀,單車馬球(Bike Polo)盛行於歐美,並於1908年成為倫敦奧運的示範賽項目之一,2009年於美國舉辦第一場專屬單車馬球的世界
原則上0-6歲是人格養成的黃金時期,不過在國小階段,人際關係的建立以及對事物的感受和表達更顯重要。研究指出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個月的時間,那麼騎車呢?很多事情需要從小做起,就連騎車也不例外,遠在南方的屏東縣凌雲國小,就這麼領著頭將鐵馬這項課程有系統的排進課表裡,落實從小教導孩子們自行車的基本觀念。 從幼兒園開始,利用滑步車學習平衡 ©凌雲國小 萌芽的念
生病的意象,從腦海中閃過的大部份場景,不是醫院滿滿的掛號人群;不然就是躺在病床上無法依照自我意識行動的病人們。從102年台灣十大死因的報告中就能細細發覺,許多病情的促成,和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密不可分。 小兒麻痹並不是排行榜中的其中一名,但是它確確實實的影響許多病友,好發的年齡多5歲以下之幼兒,病毒可藉由口鼻的方式傳播,這是它需要被正視的一環!雖然目前已經有預防性的疫苗可用,但是在尚未
「自行車」運動對於最高公路「武嶺」,一直都有莫名強烈的吸引力,能夠登上武嶺代表著一種榮譽;不斷的暗示,沒挑戰過這條路線就像心中有個缺憾沒有填補。但畢竟大多數人不是自行車選手,我們可能是業餘玩家、可能一週只有一天能夠外出騎車,當滿腔熱血超過現實中我們能夠運用的時間時,騎車無非就是一種「小確幸」。 還記得不老騎士嗎?一群人不再年輕了,但他們勇於追求、勇敢冒險,那早已逝去的歲月不甘埋藏在
新聞來源:相信音樂 華語歌壇公認「一代宗師」地位的音樂教父李宗盛,至今累積無數經典創作,即使帶著音樂繞了世界好幾回,對台灣這塊孕育他成長的土地一直抱持著珍惜感念的心,但難免遺憾鮮少有機會深入花東地區,一直沒機會體驗美麗的花東海岸。 這次,宗盛大哥帶領五月天石頭、張震嶽、黃品源一起騎著單車「腳踏」實地挑戰200公里深入花東為愛「轉動」,一方面感受東部的自然之美、體會東
一年一度的單車盛會來囉!邁入第14年的「2014八卦山脈 美利達盃&單車嘉年華」將於11月8日(六) 在彰化縣清水岩童軍露營地盛大舉行,最豐富的活動內容包含最有看頭的國際越野登山車競賽,非競賽性質的「八卦山脈單車樂活騎」、現場美利達 2015年的新車免費試乘體驗! 此外,還有國內外二、三十家知名自行車品牌的精品大展,以及單車精品1元競標、單車比慢等有趣又好玩的趣味競賽。 美利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