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為廖歆迪投稿,單車時代編輯刊登) 翹了一個禮拜的課,這回週五學校課程結束,直接騎八公里到車場去。結果想不到離開墨爾本市中心(墨爾本大學Parkville校區)沒多遠,郊區的道路照明就爛得跟什麼一樣,迷了幾次路,等到了車場大家滾筒已經騎完開始準備做一百公尺衝刺了。 Carl說:你遲到了!Liao! 本日課表安排如下:
(本文作者為廖歆迪投稿,單車時代編輯刊登) 上篇回顧:場地車旅澳體驗記行(上) 第一場 power jump其實才短短 50公尺左右,訓練夥伴兩人一前一後慢速(約僅20km)滾行至後直道上,然後通過追逐線時全力加速,進到三四轉角之間放掉。衝完不會累,但過程是千真萬確的出全力,為的是讓大肌群的動員神經全部被喚醒過來!有點類似重量訓練在做 1RM的那個意味,
Mark Cavendish © 提姆.德威爾 Mark Cavendish在 4年前的北京奧運是唯一一位沒有贏得獎牌的英國隊員,而在 2012年他又在公路賽錯失金牌。在奧運的接連失利,讓他又對場地賽躍躍欲試,宣布有可能在 2016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重回場地賽。 「我跟我們 (
這是國內第一次舉辦這樣的訓練營,選手和教練的反應都相當不錯,從訓練營中學到很多觀念,也藉由集體合宿的方式,讓各縣市選手之間有更多的交流,賽場上是對手,平常也可以是朋友,本次訓練營大家都覺得獲益良多。 最後一天的練習結束後,選手與教練大合照 選手表示,雖然訓練的量和平
►大陸車友體驗環台 © CYCLINGTIME.com 單車時代應台灣鐵駱駝的熱情之邀,代表參與環島行程,更創下歷年之舉,邀請對岸車友來臺體驗單車環島樂趣,不但建立起媒體與自行車同好之間的橋梁,也將台灣之美透過海外人士的真實感受傳向國際。 該理念源於第六屆鐵駱駝環島大隊長吳冠霖,他希望藉由環島故事,延續同業對自行車環境
很多車友都十分關注台灣鐵駱駝現在環島的狀況,單車時代也在粉絲專頁中持續追蹤行程。 直至今日,他們從上週日(七月八日)開始已邁入第五天,從第一天到目前為止,可以說是經過不少“爬坡特訓“,雖然在夏季逆時針騎車是較大快人心的行進方式(順風騎乘),但相對令人感到緊張的是,每天都有一段上坡騎乘。
單車是自小培養的運動 © Shenghung Lin 我們都知道單車熱在 08年之前開始在台灣刮起一股旋風,那時的你我還說不上是什麼原因,促使自己走上單車這條路;有人堅持繼續玩下去;有人碰了一段時間之後自討沒趣,很多種不同的現象在短時間內接踵發生,直到今天各間廠商口中所說的「趨於穩定且常態狀態」;又或如消費端的直接接觸者-店家,心裡叫苦連天、有苦難申的困境。
有鑒於國內青年選手在亞洲盃等國際賽事都有不錯的表現,包括 2012年亞洲自由車錦標賽當中,台灣女子青年選手拿下兩金兩銅的佳績。 今年 6月,協會特別挑選了幾位國內優秀選手,前往日本參加 C.C.C修善寺場地訓練營,進行兩周的訓練,在日本訓練中心教練團的指導之下,選手都有不少收獲。 優秀選手培訓營 © 取自網路
新聞稿提供:台灣阿甘精神發展協會/編輯:Jenny 盲友協力車環台 © 台灣阿甘精神發展協會 2012年台灣視障者將以協力車和盲人棒球活動走入國際舞台,讓台灣盲人與國外友人交流,透過台灣盲人接觸台灣、認識台灣。 7月10-18日,看見希望路口協力車隊一行 7人,應邀參加第八屆加州聖地牙哥『轉動視界,挑戰協
現代人最大的擔憂不再是戰爭和饑餓,而是肥胖和運動不足,因為工作、學習繁忙和自身懶惰所造成的運動量的不足,逐漸成為隱形殺手,慢慢地吞噬著你身體中最為重要那部分-健康。 醫學界及運動界所公認的最佳有氧運動為:長跑、游泳,還有騎自行車。其中,騎自行車可以說是最簡單易行而又有趣的。 在過去,自行車被視為一種交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