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中國、香港、新加坡等華人地區,你認為台灣人真正的價值是什麼,而你所努力追求的又是什麼呢?」
「你在環島嗎?」 對未接觸自行車運動的大眾來說,單車環島,看似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某方面來說,相較於身體有病痛、不便的人,有能力用環島挑戰自己,其實是讓人羨慕的。 正因如此,也有不少車友年年踏上環島的旅程,做為體能的檢視與實踐,是否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健康檢查?
有別於都市的風景,騎訪台灣的農業大縣,返璞歸真的生活樣貌,也是單車環島值得體驗的一環。 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固然是時勢所趨,但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不免讓身處都市的我們反思,童年時最美麗的回憶,是否也隨著時間而消失殆盡? 回顧上篇:騎騎單車環島旅行(九) 雲林虎尾(本系列為長篇連載)
單車環島的美味,不見得是山珍海味。 無論是路邊攤或是家常菜,在環島的旅程中短暫停泊,品嚐到的,不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與不同的車友同行,在疲憊當中,感受不同回憶的溫度,送進口中的食物,也有了不一樣的滋味。 回顧上篇:騎騎單車環島旅行(八) 西螺老街(本系列為長篇連載)
一趟環島的旅程,過程當中,難免會遭遇“意外”的驚喜。在挑戰的當下,也許覺得不如人意,但假以時日回想起來,封存在記憶裡的那些過程,往往是故事當中,最鮮明的回憶所在。 回顧上篇:騎騎單車環島旅行(七):彰化鄉下住一晚(本系列為長篇連載)
由Faliero Masi創立於1962年的自行車品牌MASI,至今已有90年的歷史了,曾為眾多傳奇車手量身訂做車架,包括Eddy Merckx、Jacques Anquetil、Fausto Coppi、Felice Gimondi和Vittorio Adorni等車手,都曾體驗過MASI的魅力,許多名將更騎乘MASI贏得運世錦賽及環法冠軍的頭銜,Faliero Masi也因此獲得裁縫
文章作者:黃章桐教練(宜蘭縣自由車運動協會/Liv宜蘭女子隊) 我們台灣史上重要的十項全能運動員古金水先生昨日傳出病逝的消息,看著他一生起起伏伏的際遇,回想起來令人感觸良多,但在我印象中,運動生涯下場比他還要落魄的選手,實為族繁不及備載。「當選手是活不下去的!」這句話不是民眾茶餘飯後的話題,而是目前許多現役的國手或大專院校的體育專修生,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那麼國
新聞來源:美利達 2016年4月3日,在第100屆的比利時環法蘭德斯(Tour of Flanders)大賽,美利達的斯特拉碟煞版(SCULTURA DISC)成為史上第一個出現在職業公路車賽的碟煞公路車,但就在Team Lampre Merida繼續騎著SCULTURA DISC參加隔週的Paris-Roubaix古典賽之後,職業選手協會以一個參賽選手摔車受傷所以引發的安全顧慮為
新聞來源:圓創運動行銷 有鑑於4月25日國內媒體所報導的學貸壓力議題,以及眾多今年即將升上大一的新鮮人希望也能爭取環島獎學金,故361° TAIWAN決定開放高三學生參與21KM校園大使徵選,更加碼提供中低收入戶的學生可免費報名參加,故決定延長「361°路跑賽」的報名截止日至5月1日,希望能讓更多有意為自己爭取學費贊助金的大學生有更充裕的報名時間,並在東海大學校園內享受一場由新興國
文章來源:近畿旅行社 小高 告別冷颼颼的天氣,春季來臨時,正是許多戶外活動舉辦的時節。但不管是單車挑戰、三鐵賽甚至馬拉松,只要是長距離的比賽,補給便成了項重要的課題。好好地完成比賽,靠的是自己的平常鍛鍊,當然也是需要補給品支撐你的體力,但是市面上有非常多款的補給品,吃哪一種比較好?隨便亂買,當天比賽亂吃,結果造成實力無法如期發揮,肯定成為憾事。所以在賽前一定要好好了解自己購買的補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