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媽陳沁瑜 台灣單車界有一位親切又熱情的“辣媽”,名聲響徹雲霄,在車界江湖打滾多年,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 她就是陳沁瑜,來自高雄北大武車隊的她熱愛挑戰自我,同時也是CBT城市單車技研車隊的女將,每次參賽必抱得獎盃獎牌回家。豐富的戰績是她的戰利品,不過最大的成就感還是來自心中,辣媽每天利用上班前的零碎時間,一步一腳印,費心踩踏出的單車第二人生。
身為忙碌的現代人,你都做些什麼樣的運動呢? 自行車?一定要的!慢跑?好像也不錯。 夏天到海邊衝浪、登山避暑,冬天也許在家裡做做瑜伽、或跟三五好友相約打羽球,享受流汗的痛快! 也有人喜歡室內的健身、游泳,或是更簡單在家裡做瑜伽、踩飛輪,都能達到健康的目的。 隨著運動模
傅晴華於雪黎歌劇院 © Sun 關於海外單車旅行,許多踏上路的背包客他們的體能不一定突出,積蓄也有限,但這群人就是用行動力勇敢追夢。 傅晴華,一位身高153公分的小女生,在碩二時騎單車遊歐洲,27歲的那年她辭掉工作,展開為期1年長達1萬公里的紐、澳單車旅行,小女生靠著行動力以及樂觀的心
文章取自貝哥哥指南 也許不少人會覺得購買腳踏車就像是買一台電腦或者買一般車子一樣,走到店裡面挑一下,結了帳就把車帶走。固定齒輪車(fixed-gear, fixie)當然也是可以這樣,不過因為三大根本的原因,大部分的固定齒輪車騎士喜歡自己選購單獨的零件再組裝起來: • 固定齒輪車強調人車一體,車子的任何一個
智慧型手機發展日漸蓬勃,隨之而起的是周邊應用程式的發展。 上一次我們介紹了台灣廠商Topeak自主研發的APP:Panobike,以及風行國外的兩個應用程式:STRAVA與Roadbike,今天要繼續介紹更多,改變你的騎乘習慣,讓騎車輕鬆便利的好幫手!
「VP踩踏人生,Modus轉動你的世界-2013家扶公益單車冬令營」活動在台中大甲的鐵山腳單車運動村舉行,是運動村與專門生產自行車零件的鋐光實業、台中市北區家扶中心合作,為期一日的單車體驗活動。 近30位來自家扶中心的孩童體驗單車運動、實用技能,並在活動中認識朋友、享受單車充滿趣味的面向,孩子們也與公益大使張震嶽一同練
美女主播魏華萱轉航成為親切可人的自行車旅遊主持人,30歲創立一間影像製作公司,在內擔任創意總監,寫企劃、拍影片都難不倒她;另外也繼續發揮專長,在華視教育訓練中心教授主播培訓課。這位在新聞界的知名甜心魏華萱放下六年級生稱羨的主播光環,年薪百萬,出外又有名氣,這種選擇卻讓她有更多時間可以規劃人生,安排時間與家人和朋友相處。 從新聞專科學校「世新」畢業的她,回想起從
布蘭科職業自行車隊(Blanco Pro Cycling Team)前身為大家所熟悉的老字號,荷蘭拉波銀行車隊(Rabobank),Blanco車隊的體系下除了職業公路車隊外,還包含洲際職業車隊、以及公路越野車隊。 這支隊伍歷史悠久,創立於1984年,那時他們叫做Kwantum Hallen-Decosol-Yoko車隊;近三十
從小到大,師長對我們耳提面命:「認真唸書將來成為有用的人,運動是不能當飯吃的浪漫。」你沒走過這條路,何能推斷這是末路窮途呢?未知的得失成敗,總得自己放手一搏了才知道。 吳鴻彬,今年34歲擔任游泳教練,黝黑雋爽的面孔、沉默寡言的處事,看似一位鐵血教練。就在10年前,他專心一志全職練鐵人,有個站上世界頂尖的夢,藉由兩年的自主訓練讓他成為台灣
Rabobank-Liv/giant 職業女子車隊主將Marianne Vos © Cor vos photo 參考資料:Giant / 圖片:Cor vos photo 新的一年,過去荷蘭RABOBANK體系下的職業車隊將有新的面貌和表現。 台灣自行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