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想不開的接受嘉義地頭蛇邀約,於是翻閱著農民曆、挑選個良成吉時的週末赴約。說起嘉義,它位於臺灣本島西南部,西邊濱臨臺灣海峽,東邊有著眾所周知的阿里山及相鄰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部則是由梅山鄉緊緊依靠,獲有相當豐富的高峰嶽嶺環境,打通嘉義的觀光脈絡。 嘉義東邊有著眾所周知的阿里山及相鄰著玉山主峰接壤,東北部則是由梅山鄉緊緊依靠 在出發前必須先做好心理建設
報導協力:建來運動行銷 活動的用心,從主辦單位的細心就能觀察到,喜愛單車旅遊的J編,去年就注意到建來運動行銷這場【讓MASI陪你一起來趟單車露營吧!!!】活動,而他們為了讓體驗更完美,去年以試辦的方式了解路線上的細節,今年才正式開放少額報名。限額12名的活動,以烏山62號(坪溪古道)為目標、宜蘭頭城的初來早午餐提供最棒的休息,5/4、5/5號兩天以天然雙輪的方式,走訪北台灣郊區。
說到雲林,腦中不經浮現翩揚名國際古坑咖啡;古坑受到氣候、土質、排水的因素相當適合摘種咖啡,因此古坑鄉成為台灣少數可生產咖啡的地方。上個月,適逢其會參與一場MAXXIS正新輪胎、聯合FTL Cycling Team邀集俱樂部車手騎聚劍湖山產品發表會,透過實際騎乘體驗踏訪雲林數多縣道;雲212、雲199、158甲、雲149等地,來趟尋找飄香的咖啡味。 邀集各俱樂部透過實際體驗踏訪雲
由於大多的時間出沒於中部,鮮少來到南部騎車,上個月透過南耕約騎活動,決定一遊台南單車路線。在還沒出發前,時常耳聞台南沒有大山,只有小山的傳言,保持半信半疑的心態,畢竟車友的話不太能信啊!反正騎就對了。由於前一天細雨紛紛,一直擔心活動會因此取消,看來老天爺非常給臉,在清晨時刻雨停了!終於安心的整裝來到集合地點「龍崎文衡殿」,一踏進文衡殿先至觀音佛祖祈求路途平安順利。 上個月透過南
一般來說,大家對於幾條橫貫台灣本島的公路如中橫、北橫或南橫等路線,就算沒親自去過,但至少也都曾經聽聞過。然而在東半部連接東海岸與花東縱谷之間,也有著四條橫山越嶺的道路,由北向南分別是光豐、瑞港、玉長、富東公路,別稱「花東四橫」。 連接東海岸與花東縱谷之間,也有四條橫山越嶺的道路,分別是光豐、瑞港、玉長、富東公路,別稱「花東四橫」 這四條路線雖然沒有幾條
提到臺中往北總是讓人聯想到,從旱溪平路到豐原大道進入后里市區,喔不!這次要帶大家從旱溪到豐原,接著進入神秘又安靜的小徑,沿路人車稀少、一溜煙就到后里了! 這次要帶大家從旱溪到豐原,接著進入神秘又安靜的小徑,沿路人車稀少、一溜煙就到后里了! 125.68公里 爬升1377 當天集合地點位於松竹路一段與旱溪交叉路口「金
接續:冬至不吃湯圓 吃風吃到流淚的雙塔之旅(中) 過了嘉義布袋後,里程數也要突破300大關,之後的每一公里,都可說是對自己的新突破啊!正當覺得驕傲之際,一想到後頭還有220公里那麼長的路程要騎,整個頭突然又熊熊給他暈了起來。晚上10點的南鯤鯓可說是杳無人煙,騎了20分鐘也沒五台車經過,這時就會覺得身旁有個活人是件很不錯的事情,而且我們還有三個人,但不知後頭獨自奮鬥的Jaffery到
接續:冬至不吃湯圓 吃風吃到流淚的雙塔之旅(上) 白沙屯小休一番後,接下來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部西濱路段,只是過去從苗栗南下時,多半有大順風加持,所以感覺回家之路是越騎越輕快。可是這次雙塔之旅卻只有一半好運,雖免去了冷天淋雨的慘狀,但一路高掛的冬陽,還有那若有似無的微風,一時之間還以為自己是在五月天正要轉熱之際出來騎車。沿路見那樹梢枝枒頂端好似搖曳生姿的輕輕擺動,全無強風來襲時宛如
是說在台灣,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的一股長距離挑戰的風氣,漸漸地有了一日北高這個活動,然後一日雙塔也就這麼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在2016年台北市長柯文哲旋風式地接連完成了北高跟雙塔之後,這種長到要人命的挑戰路線一夕之間爆紅不說,更是成了島內騎士競相要完成的人生目標之一。 雙塔呢,顧名思義是兩個塔,當然不是中科小水塔到大度山寶塔或是兩顆蛋塔之流的小鬧鬧,而是從台灣最北端的富貴角燈塔到最南端的
在這一年裡,是否計算過花多少時間在騎車、訓練及比賽?就在年末參與了一場公路尾牙聯合約騎活動,一方面勉勵自己、一方面和車友們互相交流聊聊天。雖然當天早晨的氣候不盡理想,但主辦單位沒有被氣候給擊敗,清晨時刻發佈一則活動照常舉行的消息。 隨後到達集合地點「廍子公園」遠遠的便能聽到主辦人員拿個大聲公和現場的車友互動,寒風刺骨大家還是相當的熱情,有遠從台北、彰化及南投來的車友們,這不就是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