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簡單介紹過場地單車的起源以及競賽,這次將針對基本場地項目做介紹,包括個人計時計時 (男子 1公里、女子 500公尺)、個人/團隊追逐 (男子 4公里、女子 3公里)、團隊競速以及爭先賽,最後是領先計分賽的說明 。 首先,先對場地賽道作簡單的介紹: 淺藍區塊-藍帶區(Blue Band) 賽
不管是初學者、進階者、有時候甚至是職業選手,所依據的訓練法可說是五花八門。有人會跟你說一星期騎乘 500公里、爬二十層樓梯、或是一星期去四次健身房。 你也會聽到許多所謂單車「專家」給的建議。這些專家常常過度訓練,或是只專注在他們的強項,而對自己的弱點置之不理。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目前一些訓練「
場地車特色: 車架 目前車架大都採用碳纖的材質,但重量卻不輕,場地賽事高功率、高張力的賽事,剛性才是最重要的,加上場地車的重量規範和公路車一樣,如果不做重一點,實在很難通過標準! 隨著科技進步,車廠越來越計較風阻係數,場地車架也都以扁平的刀形為主流。BB離地面較高,是因為在碗形的場
場地單車就像是單車的「徑賽」(田賽指的是跳躍、投擲等項目;徑賽則是以時間計算成績的競走和跑的項目,兩者合稱為田徑。),在特殊的場地內進行,有各式各樣的競賽模式。 由來: 場地賽可以說是最早的單車競賽,大約於 1870年代開始,英國玩家以木質地板建造類似現今的場地賽道,在賽道進行騎乘,由於是定點加上封閉的賽道模式,這類型的賽事很早就開
英文的「蛋白質」(Protein),源自希臘字源的「基礎」(primary),以蛋白質對耐力運動員,特別是單車選手的重要性來說,可說相當貼切。但蛋白質究竟對耐力運動員有多重要,目前尚無定論。以肌力運動員,例如健美選手來說,蛋白質有助鍛鍊肌肉,但對於單車選手來說卻是多此一舉。 那麼,我們真的需要蛋白質嗎?如果需要,需要多少? 已有研究指出只要保持均衡的飲
© 提姆.德威爾 攻擊手、突圍手...或許有許多稱呼,但都是形容在比賽中積極脫逃的選手。隨著這些攻擊性的選手在比賽中不斷拉開與集團的距離,觀眾的情緒也跟著跌宕起伏,不由得被他們精彩的表現吸引。 那就讓我們來見識一下,這些選手所奉行的脫逃美學吧。與其說脫逃行動是為了單飛直達終點,不如說是為各隊主
出處:BIKETO/作者:徐俊一/編輯:Jenny 最後來說說運動結束後,必要的一些營養補充。 我們在運動完之後,會消耗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同時,機體的恢復也需要各種各樣的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因此,在長途和訓練比賽後,營養補充是非常重要的,否則,身體會出現恢復緩慢的情況以及各種的不適。 &
出處:BIKETO/作者:徐俊一/編輯:Jenny 以前出去旅行,或者比賽的時候是不是感覺不知該吃什麼好呢?你是否也有過比賽前不知道如何將自己調整到最佳狀態的情況呢?在此我來說一些簡單的營養補充問題,說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很簡單很常見的一些食物或者補劑,大家能很方便地獲取這些東西,作為大家旅行和競賽過程中,強而有力的能量補充! 接下來
如果有人跟你說,職業運動選手在比賽前吞下小藥丸,好讓教練能夠用電腦從遠端監控體溫,你大概會覺得他在開玩笑。不過這可是真的,已經有許多職業單車選手以及其他運動員進行這樣的動作,以降低體溫,增進運動表現。 這顆白色小藥丸經由矽膠表面處理,可測量體溫,協助確切掌控身體核心溫度。 這顆小藥丸既是電池又是訊號發送器,單車手吞下後會
在英文字典中,高原 (plateau)指的是「廣大而平坦的土地區域」,也可譬喻為「長時間保持穩定」。 而在體能訓練中,「進入高原」(to plateau)指的則是儘管已進行規律而努力的訓練,體能卻依然沒有任何改善或進展。 身為單車族,你也可能遇過這樣的情形而感到挫敗。不論你訓練多辛苦,騎乘距離多遠,你的速度就是沒有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