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小編介紹了幾個愛車保養的基本技巧,事實上相關的知識可說是不勝枚舉,因此今天我們繼續來列舉,瞧瞧還有哪些可以注意的保養部位,平常在騎車的過程中就可以注意摟。 延伸閱讀: 小編筆記 6個常用的愛車保養技巧 Part 1. 1. 車輪有異音 自己在家可以檢查鋁頭有沒有鎖好 車輪前進時吱吱作響,可能是輻條鬆了,不妨檢
協力報導:藍斯洗鐵馬 相比OPEN胎,管胎有更明顯的路感回饋,整體重量也較輕,受到不少競速級車友的喜愛,但管胎的安裝程序較OPEN胎繁複,替換的難度較高,讓不少車友在入手管胎前總是三思,今天單車時代特地邀請到藍斯洗鐵馬的店長,本身也是管胎愛用者的他,將為各位示範管胎安裝的方式與技巧。 藍斯洗鐵馬店長 Step 1. 準備工具
協力報導:SOLE 車狂之家手編輪工作室 無內胎系統在登山車已推行多年,這幾年這股風潮漸漸吹往公路車輪組,無內胎顧名思義就是外胎內不需再安裝內胎,少了內胎與外胎間的磨擦,對於降低滾動阻力有一定程度的貢獻,且胎內會打入補胎液,面對細小的破洞大多能補起,若是補胎液無法順利補起破洞,只要裝上內胎,即可變回一般open胎騎乘,對於騎乘也算是多一份配套措施。 重量大多介於管胎
協力報導:藍斯洗鐵馬 相比管胎及無內胎,OPEN胎在安裝及更換上容易許多,因此受到最多車友的愛戴,但筆者身邊有不少車友車齡已有一段時間了,卻不知如何更換內外胎,筆者認為更換內為胎是所有騎士必備的技能,爆胎可以算是公路車騎士在外最常遇到的狀況之一。 備有換胎的技能,讓騎乘可以更安心,這次單車時代特地前往藍斯洗鐵馬,由鐵人店長為各位車友示範如何更換內外胎的技巧,看完此篇
在進入網路購物的時代,越來越多車友透過網路購車,但新車為了裝箱方便,消費者收到時僅有80%的完成率,還有不少項目要靠自己完成,今天筆者特地來到車店,看完以下的教學,就可以趕快上網再訂一台新車,讓學會組裝箱車的新技能,合理成為買車換車的新藉口吧! Step 1. 準備工具 箱車組裝時的所需工具,15號板手、鉗子、螺絲起子 Step 2. 拆箱取車
採訪協力:SPECIALIZED台中概念店 三百公里起跳的雙塔和環島行程,路上難免會出現一些小意外,雖然台灣人口密集,走到哪個縣市都找的到車店,但我們也不能總是靠別人嘛~其實一些常發生的小狀況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步驟就可以自己處理囉,出發前備妥工具,學會一些簡單的維修,不只能救自己,搞不好還能在路邊解救破胎的妹子,獲得一段單車奇緣呢~(想太多) 出發前檢查
有些車店會開玩笑說,換油很像是一門藝術,而不像一門技術。換油其實不難,不管你是車友還是店家,只要按照正確的順序、使用正確的工具,就能快速的掌握到換油的「藝術」囉!一般建議煞車油約一年更換一次,如果你的車很常在外風吹日曬雨淋的話,管線建議約兩年換一次。其實換管線換心情,一個細節的顏色改變,整台車感覺也不同囉! 我們今天請來超專業的Jagwire技師─俊諺以Shimano的煞車系統作為
「武嶺前,范老師都如何調整愛車?」 延續訓練後的熱門話題,無論車友們選擇自主處理,或者仰賴專業車店的經驗,相信車友們都可以透過范老師的分享,吸收到台灣頂尖好手的備戰秘訣。 一、坐墊 在車款設定上,由於老師今年轉為平路攻擊型的設定,騎姿比以往更空力、也用到更多的前側肌群;趨近於計時賽的作法,面對短程的爬坡尚可,但正面迎擊長距離的大山,還是要回歸爬坡取向
報導協力:MAGURA ASIA 「煞把」是一台整車當中的小部位,卻有牽一髮動全身的重要性,對車友而言,更是掌握路況的關鍵,幫助我們面對複雜且充滿挑戰的路況。 一般來說,我們在買車時,店家已經調整好煞車了。車店技師會做初步的設定,但當我們牽車回去之後騎了一段時間,按久了當初設定好的角度,人體本身也習慣了,一切是多麼自然的事情,久而久之容易疏忽它、習慣它。事實上,煞把
協力報導:185車庫 你知道出門前得檢查一下該帶的物件,呼應到單車上,外出騎乘前每個人理應替愛車小檢查一番。先前我們提過了螺絲扭力值的概念,不僅是行前查探,也代表了各部位螺絲可乘受的牛頓米(相信鎖爆的滋味並不好受)。協同Topeak拉出煞車這塊,這次185車庫的技師Roger直接告訴你,「框體磨損加上騎行意外,就是不在意煞車的最終下場。」 Topeak維修大典解決你愛車的疑難雜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