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快拆事件」吵的火熱,相信很多讀者們都很清楚快拆的使用方式以及限制,任何產品、機構只要使用正確幾乎就不會有問題。那如果是不熟悉快拆或者是不熟悉自行車簡易拆裝的朋友,就需要多留意一下車子的安全性囉。 現在來帶各位認識一下各種快拆。 首先從大家熟悉的公路車來看。基本上現在大多公路車前叉快拆勾爪上都會設計出防脫裝置,只要在快拆鎖緊的狀態下是不容易使輪子脫落的,算是一種
自行車愛好者們對於車上的零配件都非常有興趣,可以從車架、龍頭、座管、車手把等開始研究,一直到更精良的變速器、輪組等等,但是煞車呢?現在帶各位讀者一起來看看現今煞車系統總共有哪些,你認識了哪些呢?又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 鼓煞 鼓煞系統 ©WIKI 最常見到鼓煞的車款就是大家經常看到的入門通勤車或者說菜籃車、淑女車。左邊就是鼓煞主體,右上方圓盤狀的就
協力報導:台中捷安特Liv 「在路上騎車最常碰到什麼難以處理的狀況?」聽到這句話,想必引起車友們內心不少共鳴,在多方詢問之下,我們發現車友們最容易遇到的問題,多和輪胎有關。突然爆胎了該怎麼辦?外胎多久就該更新一次?愛騎車的你,不能不知道這些重要的資訊! 哇!爆胎了 注意!在上路之前請確認自己有沒有攜帶這些簡易維修的工具:迷你打氣筒、內外胎、挖胎棒2支
鏈條保養經過基本清潔之後,最後的重要一環是「上油」。如果沒有「上油」,光是單純清潔表面之後的鏈條與大盤少了一層保護膜反而容易受損。 回顧鏈條教室: 達人的第一課:學習自我判斷 達人的第二課:正確的清潔步驟 上油的位置在鏈結之間,好比我們人的關節間需要有充足的膠質,避免老化後容易骨折等等。相對來說,鏈條也是一樣,Dr Chian建議大家,上油,必須上到鏈條
鐵人精神,就是獨立完成的精神。對鐵人來說,在賽事過程中,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不能接受旁人的補給、協助;而必須靠自己的能力克服。 在游泳、騎車、跑步三項運動中,騎車由於必須倚賴自行車,是最容易發生器械故障的項目,當騎乘過程中遇到自行車故障或爆胎,具備基本維修能力的選手有機會過關,而完全沒有準備的選手,則只能選擇棄賽一途。在漂亮完賽之前,必得先順利完賽;這次的課程是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
協力報導:麥克森單車 懦夫救星爬坡系列不只要教你如何征服爬坡路段,挽救你對自行車的熱情,還要讓你一點一滴的進步,不僅可以提昇自己的能力,也可以試著幫別人解決狀況。 獨自一人在野外遇到突發狀況要自行解決 這次要教各位的是在野外中,遇到車輛有狀況時該怎麼處理,很多人自行車騎久了,但是最基本的故障排除還不是很清楚,這樣如果獨自身在山區、野外就無法
保養鏈條的教室第一課率先由Dr. Chain指導騎乘者如何判斷鏈條磨損的狀況,學習標準檢查流程,預防鏈條斷裂、過度磨損的機會。 延伸閱讀:KMC Dr. Chain鏈條教室(一)保養的基礎概念 在本篇第二課中,將進入實際操作主題:「清潔」 清潔鏈條之前,建議各位先觀察車子目前的狀況。假設鏈條本身還留存著基本金屬的光澤度,表示它沾附髒
騎自行車的時候,遇上爬坡,愛車總會出現異音嗎?但又讓你遍尋不著問題在哪裡,只好開始懷疑東懷疑西。其實爬坡車子出現怪聲音,若從車身結構來分析,大致可從這幾點下手。 國際爬坡賽 ©flickr 座管和座墊 要測試是不是這個部份產生異音,最直接的方法就在爬坡時起來抽車,倘若聲音突然從有到無消失了,就大概可確定是座墊沒有鎖緊,或者座
為什麼必須養成固定保養鏈條的習慣呢?因為鏈條與騎乘安全息息相關,定期保養鏈條是確保在路上有穩定良好的操控性,也保證車子是在安全範圍內換檔、順暢行進。 保養鏈條步驟首要第一步為「檢查」,第二進入「清潔鏈條」,第三是「上油」。本篇先提醒車友「檢查」涵蓋的觀念,之後的篇章會仔細講解清潔鏈條的詳細步驟,以及上油的方式和注意事項。 在外騎車回到家,
在登山車的領域中,重度飛跳的下坡車自從誕生以來,一直是使用單盤設定搭配導鏈器。然而隨著後變的檔位越來越多,齒比涵蓋範圍越來越大,因此在XC賽場上也開始看到越來越多的選手改裝成單盤系統。 單盤系統有甚麼優點呢?最直接的當然就是重量的減輕,少了一到兩片齒片、前變速器以及一邊的變速把手,至少可以減去250g~500g不等的重量。接下來是減少掉鏈機率的發生和更直覺的變速操作。當然,直接敗入整套S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