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冬天想要爬山,但往往山上又濕又冷,怎麼辦? 為何要訓練台? 冬天的時節已悄悄到來,有時低溫、有時雨季,這時候就可以考慮買個訓練台在家踩踏一下,彌補一下不能出去騎車的痛苦。但有人會覺得訓練台有些無聊(說真的還是比戶外要無趣一點,不妨考慮對著電視機看個影集,運動台體育節目或環法賽;也是有車友買比較高級版的互動式訓練台,主要目的還是可以讓身體在濕濕冷冷的
關於踩踏效率這件事情,說實話,用肉眼去觀察很難真正去評斷好或壞,更遑論找出問題癥結點。有鑒於此,Pioneer一群對自行車有興趣的工程師們,發現當時似乎還沒有一套能讓騎士能即時檢視踩踏效率的儀器,便開始著手進行開發計畫。 因為踩踏時對曲柄施加力量會造成曲柄形變,因而產生壓阻效應(Piezoresistance effect),此時黏在曲柄上的應變規便可以讀取其中的電阻變化,進而轉化
上一篇文章解釋了踩踏效率的概念,以及其數字的由來,相信大家應該對於踩踏這件事有了更新的想法與看法,進而開始尋求改善之道。但在改善踩踏的同時,有些迷思會開始困惑車手,有些重要的事情則是會被忽略,接下來將會跟大家探討“提升踩踏效率”應該注意的事。 第一步 正確的騎姿設定 如何增加踩踏效率的第一步,其實不是從踩踏本身著手,而是從Fitting開始。如果你的車設定有問題,膝
我的踩踏好嗎?有效率嗎?哪邊需要改正嗎?我想這是許多車友心中的一個大問號,而且不只是剛入門的車友會有疑問,恐怕就連資深的選手都不一定有把握自己的踩踏是很好的。早期功率計還不盛行的時代,要做踩踏效率分析其實很困難,除了實驗室以外,多數人都沒什麼機會接觸相關設備。之後曲柄廠ROTOR在自家的功率計上也開始加入踩踏分析功能,關於踩踏的效率似乎有那麼一點眉目了,但很可惜的是,相關的資料只能上傳到電腦上才能
資料來源:美利達 ~用單車閱讀台灣~ 【2015經典台灣.越野單車之旅】系列約騎 Classic Taiwan Cross-country Cycling 2015 登山車約騎、教學、分享 來自一群熱愛登山車的資深騎士的邀約,期以車會友,用單車閱讀台灣,一起騎著越野登山車,探索最美麗的台灣,並在體驗尊重大自然的同時,透過資深騎
資料來源:掌握登山車技巧 這次我們來介紹一點技巧,讓你在亂石之中找到最佳的路徑。Mihaly Csikszentmihalyi博士著作中『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描述流動的感覺:「由於太過專注,沒有餘力察覺其他不相關的事,或擔憂任何問題。自我意識消失,時間感覺扭曲。這種活動帶來的經驗很滿足,讓人自願繼續從事,而不考慮是否從
近幾年最熱門的訓練話題莫過於功率訓練。上至職業選手,下至假日騎士,不管有沒有用過或練習過,但至少都有聽過相關的資訊。但多數人對功率訓練多半認為是職業選手,或至少是很高端的業餘選手才會去做的事,功率訓練真的那麼高深莫測嗎? 單車時代將會長時間地為讀者剖析功率訓練的原理、方法、器材以及盲點,讓大家能夠一揭功率訓練的神祕面紗。而已經開始對功率訓練有研究的車友,也希望這些系列報導能對夠激發
前面幾篇介紹了冬季訓練的時程以及訓練方式讓大家參考,不知道大家在安排冬訓時是不是稍微有個依據了?這個系列的結尾文,就來談談業餘選手在冬季訓練時的迷思,而這些迷思多半來自於心態與觀念,很容易打亂你整個冬訓的計畫,讓整個冬季訓練的效果大打折扣,車友們不可不慎! 團練 職業車隊在冬訓時的團練不太會去開強度,一來讓選手休息;二來讓大家聯絡感情,培養默契,所以大家整路聊天說笑
為什麼要做肌力訓練? 之前我們不斷的談到耐力耐力耐力,耐力也的確是自行車運動的重要基礎。但我們騎車的踩踏動作最終還是要靠肌肉去完成,所以空有耐力,肌力卻很貧乏的人,只能在強度很低的長距離比賽有所表現,一旦他們在比賽中遭遇多次高強度間歇,就有可能因為肌肉承受不住強度而抽筋。 而研究證實即使是選手等級的耐力運動員,也可以從肌力訓練當中獲益,因為高度訓練的運動員通常很難在
單車時代這次受邀參與「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訓練營」先修課程,由徐國峰老師親授跑步知識大公開。本課程為明年度主要課程的先修班,預計要讓每一位學員們可以利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完成2015年5月份的鐵人三項挑戰賽。經理人國際鐵人三項的主要學員們都忙碌在工作與家庭,要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去發揮最大的效果,就是本課程開設的精神。 先修課程這次來到了「跑步知識」,徐老師從室內課程的知識性講堂開始,講解